心绞痛的发病原理
关于引起心绞痛的原理至今尚无定论,对其争议可追溯到本世纪初。Colbeck于80多年前提出心肌缺血的疼痛是由于心室壁的牵张所致(即机械假说),20年后,Lewis则认为疼痛与心肌局部释放的某些物质有关(即化学假说)。这两派学说争论了数十年,现在看来机械假说已不太可能解释心绞痛,相反,化学假说却得到了实验的证实。实验证明,心肌缺血缺氧所产生的致痛物质有腺苷、乳酸、钾离子、氢离子和血浆激肽类等。心脏的感受器主要是交感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在内脏器官上的分布数量远不如躯体感受器,主要分布在小冠状动脉的近端。当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时,局部产生的代谢致痛物质刺激这些感受器,引发痛觉的神经冲动,通过第1~4胸交感神经节传导到相应的脊髓节段,经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而产生疼痛。因内脏产生的痛觉常反映在脊髓相应节段的脊神经所分布的皮肤区域,所以在心绞痛时反映出来的常是胸前区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并向左肩及左前臂放射,以此类推,可以解释心绞痛的众多不同类型。 发条有内容的东西就可以亮了.
“心绞痛的发病原理” 的相关文章
心绞痛是怎么回事?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收缩等原因导致心肌短暂性缺血引起的心肌疼痛,发病时患者可感胸骨后压榨感,为了进一步发展为心肌梗死,建议做个心电图检查,如果确诊需及时治疗…
心绞痛的治疗原则是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血,改善侧枝循环。1 纠正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如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戒烟、减轻体重等;对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等能增加心肌耗氧的因素也加以纠正。2 调节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如避免疲劳、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大量...
心绞痛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病
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诱发因素 以体力劳累为主,其次为情绪激动。登楼、平地快步走、饱餐后步行、逆风行走,甚至用力大便或将臂举过头部的轻微动作,暴露于寒冷环境、进冷饮、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以及恐怖、紧张、发怒、烦恼等情绪变化,都可诱发。晨间痛阈低,轻微劳力如刷牙、剃须、步行即可引起发作;上午及下午痛阈提高,则较重的劳力亦可不诱发。在体力活动后而不...
冠心病心绞痛以及椎动脉狭窄的保养方法
1. 山楂粥 【原料】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 【制作】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 【用法】可在两餐之间当点心服食,不宜空腹食,以7~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以及食积停滞、腹痛、腹泻、小儿乳食不消等。 2. 桃仁粥 【原料】桃仁10~15克粳米50~100克。 【制作】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为稀粥。 【用法】每日1次,5~7天为一疗程。 【功效】活血通经,祛痰止痛。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 ...
我父亲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和肺气肿,平时该如何预防和保养?
预防冠心病 1 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 2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3 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4 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5 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冠心病患者大多与人的性格心理活动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我们生活当中,要注意,心理的调整,从以下四...
高血压,还有心绞痛,吃什么要好?两者都什么冲突吗?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发生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会出现胸骨后疼痛,有些会可放射至左肩背,我家人的心绞痛就是通过辽宁军区医院的通脉抗栓疗法治疗的,现在已无大碍。
可用倍他乐克。血府逐瘀口服液调理治疗 保持心情舒畅 注意休息 到健康无忧网站查看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