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说说治冻疮最好的药




中医认为,冻疮主要由寒冷之气所伤,系阳气不达、阳抑血凝、经脉涩滞、血行不畅而成,治疗方法应以寒者温之、结者散之,采用温阳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药,效果较好。 治法一:樟脑25g,海螵蛸10g,凡士林150g,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9g,黄芪15g,附子6g(先煎),桂枝9g,当归9g,丹参9g,陈皮6g,患部寒凉显著者加干姜6g,炙甘草6g;血瘀证显著者加桃仁红花各9g。 治法二:取当归12g,桂枝12g,淫羊藿12g,姜黄12g,细辛9g,生姜4片(后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伴畏寒怕冷者加附子6g(先煎)、巴戟天9g,鹿角霜9g;伴气血两虚者加党参12g,黄芪12g;伴冻疮溃烂且久治不愈者加白蔹12g,肉桂6g,黄芪6g。 治法三:取黄芪15g,当归15g,川芎12g,丹参15g,吴茱萸12g,生姜4片(后下)、赤芍12g,白芍12g,鸡血藤15g,透骨草20g,水煎服,每天1剂。本方适用于面色无华,神疲肢倦,气短懒言,手足冰凉,舌淡苔簿白,脉浮数者,以及患处...

“说说治冻疮最好的药” 的相关文章

有什么办法能治疗冻疮的



冻疮是冬天多发的常见疾患。临床表现多为手,面部,脚,耳朵等暴露之处,初起时多见于面部,手,脚,耳朵等处出现红肿,发痒,紫癍,严重时容易出现溃烂,流水。使人产生烦躁,心神不安的情绪,严重影响到生活及工作。冻疮的预防:  户外活动时要注意身体裸露部分的保暖,可戴上帽子、手套等,也可在皮肤上涂上油脂以减少皮肤散热;  注意适当增加手脚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穿鞋不宜过紧,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平常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脚和洗脸以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减少冻疮的发生。冻疮的治疗:  1、按摩:促进手脚的微血液循环以加速痊愈。做法:...

冬天为什么会生冻疮呢?



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众所周知,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因此,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理,提前采...

如何预防冻疮?如何只好冻疮?



冻疮是冬天多发的常见疾患。临床表现多为手,面部,脚,耳朵等暴露之处,初起时多见于面部,手,脚,耳朵等处出现红肿,发痒,紫癍,严重时容易出现溃烂,流水。使人产生烦躁,心神不安的情绪,严重影响到生活及工作。冻疮的预防:  1、户外活动时要注意身体裸露部分的保暖,可戴上帽子、手套等,也可在皮肤上涂上油脂以减少皮肤散热;  2、注意适当增加手脚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3、穿鞋不宜过紧,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4、平常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脚和洗脸以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减少冻疮的发生。冻疮的治疗:  1、按摩:促进手脚...

冻疮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注意事项  1.忌用火烤,热水烫等加热措施复温。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
  2.在温暖的环境中可给病人少量热酒,促进血液循环及扩张周围血管。但寒冷环境中不宜饮酒,以免增加身体热量丢失。
  3.在冻伤的急性期,必须避免伤肢运动。急性炎症一旦消散,应尽早活动指(趾...

冻疮变成紫色还开始溃烂,该怎么办



冻疮基本上是因为你本人微循环不好造成的,平时要注意保暖,加强运动。我帮你查了下,下午对你有帮助体育锻炼法  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干地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服、擦药物法  ...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