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盗汗是什么病如何更医
吃六味地黄丸+食疗治疗就好了. 盗汗是人在睡熟后不自觉的出汗,醒后即止,汗收后感觉烦热的一种症状。多因阴虚内热,迫汗外泄所致。糯米煲猪肚:
每次用糯米500克、猪肚1个,把米放入猪肚内,用线结扎,加水适量,共煲1小时,调味后吃见风使舵喝汤,再将糯米晒干捣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补中益气、剑阴止汗等功效。适用治疗盗汗、自汗。韭菜炒鲜虾:
每次用韭菜150克、鲜虾250克去壳,加油急火共炒,熟后,加盐调味食用,每天1次。有补虚助阳,固泄等功效。可适用于治疗盗汗、阳萎、遗尿、遗精等疾患。
“夜晚盗汗是什么病如何更医” 的相关文章
阐述缺钙引起盗汗的致病机理
你好!首先祝你身体健康!恕我直言,阁下心态不好啊,所谓“不懂的”不就是想拿到阁下的“分”吗?你不让人说话也不现实不是?再说了,最后不还得由阁下钦点不是…… 冲着你我的缘分,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盗汗”的问题。 盗汗常见于久患各种慢性病而身体虚弱之人,中医认为,盗汗症的发生,多由于正气虚弱,阴液亏乏,不能固摄汗液而引起,而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伤津耗气而影响身体的康复,造成恶性循环,...
为什么夜里睡觉会盗汗?
像你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血钙偏低,平时偏食嘛?饮食怎么样?规律吗?
中医认为自汗、盗汗均为阴阳失调、膜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证,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可将汗证分为四种类型: 一、肺卫不固: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治法:益气固表,方用玉屏风散加味或用中成药玉屏风散丸剂。 二、营卫不和: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桔枝汤加味。 三、阴虚火旺:夜寐盗汗,或有自汗,...
盗汗怎么回事?
以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 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您可在这说说其他症状,以便对症下药。也可咨询当地中医。
大人盗汗怎么回事?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
肾虚如何治愈?
肾阴虚的表现:头昏,健忘,腰膝痠痛,耳鸣耳聋,两颧红赤,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燥,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舌红.治疗:滋阴补肾.服药\"六味地黄汤\"或\"左归丸\"加减.光吃六味地黄丸是很难治愈的,一定要加减.我试着给你加减.方:生地16克,山萸肉12克,山药3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酸枣仁30克,合欢皮15克,黄芪16克,党叁12克,五味子10克.先配一付,煎服见效后再配六付.七天一疗程.一疗程后还要调方.最好自己煎药,如是选择自己煎药,一定要用温水同药一起放入药锅中浸泡(水面距锅口约1CM即可).用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