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请问脾虚要怎样补呢




脾虚用补来治,不治根。(饮食要有规律、不能过饥或过饱、少吃寒凉食物、注意适量运动、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方法比吃药来补效果更彻底)。




其实现代人多有,“虚不受补”楼主可明白,意思就是,你体质虚,包括各个脏器虚,怎么补,都不行,原因是,你不是真虚,而是体内有太多杂质,毒素聚积在体内,导致了一个虚的假象,不过这只是一种原因,最好找个中医,药食同源,能吃事物补,就不要吃药

“请问脾虚要怎样补呢” 的相关文章

脾虚,怎么办



脾虚,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脾虚呕吐   【症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病机病理】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
  【治法】健脾和胃止呕。
  【方剂】香砂六君...

脾虚如何调理



拉肚子是脾阳不足脾湿所致,而脱发多为肾阳虚所致,由此可见您这是脾肾两虚的表现,您不仅要健脾还需养肾才可解决您的不适感。
在饮食上不要食用辛辣、生冷、粘腻、油腻、不好消化类的食物,饮食宜清淡,可多食补益脾肾之阳的食物,如山药、薏米、栗子、核桃、花生、榛子、地瓜、马铃薯、炒干果等食物。也可适量食用狗肉羊肉来温补脾肾之阳,不过不可多食。
在起居上注意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可养肝肾。特别是早起可升阳助气,对脾肾阳虚之人极为有益。
食疗方面每日用山药50克、薏米250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炙甘草30克熬粥,在上午9:00服用,...

脾虚如何食补?药物有哪些?



脾喜温,胃喜寒,温中健脾方剂有:小建中汤组成: 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 大枣(6枚) 炙甘草(6克)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取...

脾虚是为什么,该吃什么?



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 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

如果一个人的胃寒,而且脾虚,该怎么调理,才可以将其调整过来??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在足三里(膝关节髌骨下,髌骨韧带外侧凹陷中,即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天枢(肚脐左右两侧各向两旁大约2寸处),神阙(肚脐部位),气海(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下大约1.5寸处),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中脘(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等穴位用艾条熏灸直至皮肤发红且微微发烫为止,此法最具成效,已有多人验证,每日需时不长,最多30分钟,不过一般人难以持之以恒,因为至少要三个月才小有成效。吃药可吃参苓白术散(党参9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炒扁豆12克、山药12克、薏苡仁12克、莲肉9克...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