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肝胆湿热 脾胃湿热怎么区别?



脾胃湿热是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泻,小便短赤不清;或面目肌肤发黄,色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肝胆湿热是湿热郁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共同点 1 病因相同: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 2 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 3 二者可有黄疸的症状。黄疸是由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所致。二证如出现黄疸,皆为阳黄。 4、望舌苔均为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 二者的不同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 湿热偏重不同。虽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偏重不同。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湿的表现如肢体困重,纳呆,腹胀,大便溏泻表现明显。热的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热热重于湿。热的表现如身热,口干...

“肝胆湿热 脾胃湿热怎么区别?” 的相关文章

内脾胃湿热怎么办?

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脷)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和中化湿汤 (3~4人分量)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建议 中成药 平胃散调理

脾胃湿热如何解决

以下是几种偏方
  1、白蔻仁6g,竹叶6g,厚朴6g,生苡仁18g,半夏15g,焦三仙各9g,枳实9g,木香6g,黄连6g
  中成药
  香砂养胃散加补脾益肠丸
  2、白虎汤加茯苓:石膏60知母15甘草6山药15茯苓30(克)
  3、方拟藿香、佩兰各9克,白蔻仁6克,茯苓、猪苓各12克,土炒白术15克,甘草3克,酒制大黄6克,炒山楂肉10克,水煎,一日二次分服。
  (藿香、佩兰、白蔻仁、酒制大黄在关火前3分钟时下入汤剂内,所有药物都要用水先泡润,并用此水煎药,水面要没过药物,除以上四味药后下外,其余药煎15分钟左右)
  或服香砂养胃丸加味。
 



既然;当地中医诊断,...

脾胃湿热肝胆湿热!


别喝酒,别吃冷饮,少吃油腻食物,可以多吃清利湿热的冬瓜、葫芦等。
揉腹,拍打足三里、按摩商丘穴,每天2次,每次5分钟。

脾虚吃什么呢?



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 参考资料: http://www.li999.cn/seo/pixu.htm


山药蘸白糖


大米粥,黑米粥,最好每天多运动,多喝水,祝你健康~


脾阴虚还...

嘴里发甜,脸下部两边起痘痘回事?



嘴里发甜是因为脾虚脾之本气上越脾脏五味属甜当脾脏中精气亏虚之时脾所属之本气(甜)上逸至其窍(口)故口中发甜 .



吃点清热解毒的药



 痘痘大多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一个是因为皮肤属于油性皮肤,皮脂腺过于发达,皮脂分泌过旺。如果毛孔被堵塞或者是因为其它原因导致排油不畅,那么皮脂腺继续分泌,皮脂就在毛孔中累积起来,突起、成为痘痘。
另一个原因是,体内激素分泌失衡,使皮肤长...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