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如何健脾?脾虚的症状?



脾虚分脾阳虚、脾阴虚,脾主蔬泄运化,摄取水谷之精华,脾主肌肤,当脾虚时、1、脾阳虚,脾阳不振,水谷不能蔬泄,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和大便溏泄,2、同时造成水泛,出现水肿,3、脾虚时,不能正常摄取水谷精华,造成气血亏虚、气血不能滋润肌肤,出现肌肉萎缩,四肢无力,……等等。1/鸡内经3个,猪肚1斤,芡实10克,山楂15克,甘草10克煮熟分2次吃。。。
2/用仙人掌切片炒牛肉,吃完服用乌贼骨粉胶囊(自制的)一粒,这是最理想的。可以当菜吃。



一、脾虚的症状有精神疲倦、少气懒言、疲乏无力,食后困倦、食欲不振,食后或午后腹胀,大便稀;舌体胖或有齿印,脉虚弱。
二、这样的人可多用山药、扁豆、薏苡仁、白术等炖肉吃,也可以吃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还有附子理中丸,也是先、后天并补的良方,而且很便宜。补中气最重要的是调后天脾胃,理中丸 本就是此中良方。加附子 补肾中真阳。所以是先后天并补的好方子。


...

“如何健脾?脾虚的症状?” 的相关文章

脾虚怎么办?



可以服用健胃冲剂、补脾益肠散,也可以去药店买参苓白术散如果方便上医院的话,建议找中医辨证施治,效果会更好点。


我是学中医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对楼主有所帮助中医名词。指脾气虚弱的病理现象。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中医脾虚症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症,其病情虽较繁杂,但就笔者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

幼儿脾虚要怎么调理?

脾胃中医认为脾为小儿之本,很多疾病源于脾胃,如腹泻、便秘、咳嗽、湿疹、感冒、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等等,因此养胃健脾成为父母们的重要任务。脾虚易感 “脾虚易感症”通俗地说,就是小儿食欲不振,经常感冒,甚至一个月要反复感冒几次,许多家长都深有体会。这种孩子经常生病,反复患呼吸道感染,孩子也很痛苦,身体瘦弱,往往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并会出现自汗盗汗,夜啼,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舌质淡,苔薄或有剥脱苔,脉细无力。化验检查可有贫血,免疫球蛋白低下,...

脾虚有哪些表现?



脾(气)虚的症状是: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困倦,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苔薄白等。调理:麦冬30g、半夏9g、党参12g、生地15g、甘草6g,水煎服。

脾虚有哪些症状?



脾气虚证  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所表现的证候。常由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等伤脾耗气所引起。  [临床表现] 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无华,形体消瘦,或水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①本证以脾气不足,运化失常为主要病机。  ②以纳少、腹胀、便溏和气虚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有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等气虚证的定性症状。  ④有纳少、腹胀、便溏、消瘦、水肿等脾病的定位症状。  二、辨脾气下陷证  脾气下陷证是指脾虚无力升举,反而下陷所表现的证候,又称中气下陷证...

我经常脾气周围疼,是脾虚的原因吗?



不是脾疼,脾不好消化不好,有可能是胃不舒服,尽量不用,应去医院检查一下,建议你在网上搜索“海螺网医疗健康日志”里的“ 肝脾胃肠保健”栏目,对你提的问题会很有帮助的。 网址:www.healog.cn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