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治疗脾虚气滞的方子啊?
脾虚气滞 1、肝火亢盛,耗神傷精,火气上炎所致。
2、胃肠蕴积湿邪热毒,心火亢盛,而上攻头、目、口、喉,浊气下行,邪结肠胃所致。
3、胃阴受损则津液不足,虚火上蒸;肺阴受损则气逆上冲;精气血受损则虚火郁热内结,阴虚津亏所致。
4、脾虚气滞,寒热互结,升降失司所致。
5、气候、精神、饮食因素,造成脾胃失节,而气滞、食积;心情不舒致肝火犯胃,气郁不舒所致
枳 实 消 痞 丸
〖组成〗 干生姜一钱(3g)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各6g) 厚朴炙、四钱(12g)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各9g) 枳实15g 黄连各五钱(6g) 〖用法〗 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6~9g),白汤下,食远服。 〖方歌〗 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 蒸饼糊丸消积满,消中有补两相兼。 〖主治〗 &...
“有什么治疗脾虚气滞的方子啊?” 的相关文章
脾虚便秘怎么办?
脾主运化.就是脾气虚无力化动肠胃的东西,而导致的便秘,脾主四肢,脾气虚无力散精于四肢,故四肢发凉。用补益脾脏的要就可以治疗你说的症状了。治则:塞因塞用。方用《温脾汤》加减:大黄(15克) 当归(9克) 干姜(9克) 附子(6克) 人参(6克) 芒硝(6克)桂枝(6克) 甘草(6克) 若腹中胀痛者,加厚朴、木香以行气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吴茱萸以增强温中祛寒之力
脾虚的症状及中医治疗
脾虚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中医脾虚症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症,其病情虽较繁杂,但就笔者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我在治疗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现略述如下: 脾虚呕吐症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
脾虚引起的口臭吃什么药可以治愈?
你好胃炎,脾虚,口臭,面黄可以服用健脾丸,适量吃一些消热的清热类食物。避免吃生冷、刺激性、有臭味如蒜、葱、韭菜、臭豆腐等及不易消化的、油腻的食物 到健康无忧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清吻这个产品是纯中药的,从根本上调节肠胃,肃清病毒,快速纠正口腔异味。,我一共用了2个疗程,口臭彻底消失了
水肿憋气,医生说病人脾虚肾虚,吃中药两个月后消肿,可是停药3天,复发,怎么办啊??
你是下肢水肿,还是全身性的?
脾虚还能吃水果和冷饮吗
脾胃虚弱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意见建议: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剂,分3次服.如时见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气懒言,便泻不止,甚至脱肛,加黄芪,升麻,葛根;兼夹湿热,口苦舌黄,或大便夹粘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