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中医的起源及历代名医?



       中医起源: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历史,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出来的一整套治疗疾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是中国医学发展的基础。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是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之前,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它和《黄帝内经》一样,成为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
      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巨大发展,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伤寒论》和...

“中医的起源及历代名医?” 的相关文章

鼻息肉中医可以治疗吗?



希望对你有帮助 疾病名称 鼻息肉nasal polyp 疾病分类 耳鼻喉科 疾病概述 发生于鼻腔内的赘生物。中医称鼻痔。鼻息肉多因平素嗜食辛辣炙煿厚味,蕴生湿热;上蒸于肺,结滞鼻窍;或风热邪毒侵袭肺经,肺气不得宣畅,积聚鼻窍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鼻窍内有一个或多个赘生物,表面光滑,色淡白或淡红,触之柔软而不痛 ,伴有持续性鼻塞 ,嗅觉减退,鼻涕增多,头痛 ,头昏等 。治疗以外治为主,可用硇砂散、明矾散等,以水或香油调匀,敷于息肉根部。内治宜清热泻湿,宣肺散结,方用辛荑清肺饮等。 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

用中医如何解释疝气?



中医认为,疝气病是由于小孩发育不健全,老年人体质虚弱、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也就是说导致疝气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不畅。   疝气的症状最主要的是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婴儿多系母亲在换尿布时发现,较大的小儿则多于入浴时或健康门诊时发现的。引起肿块出现的诱因是腹压的上升,最常见的原因是哭泣,其他的还有咳嗽、排便、排尿等。较年长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诱发肿块...

长沙的哪里的老中医?治睡眠不好的



失眠分为一般失眠,中度失眠和深度失眠。首先失眠并不可怕,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人有睡眠障碍,如果越担心和害怕失眠,会产生焦虑,烦躁,反而使失眠加重;其次,失眠是可以通过全面调理而改善的!给你以下建议:
1,晚上9点后,不要喝浓茶,咖啡等有刺激性的东西;不要看惊险,恐怖的电视或者小说;晚餐不要吃太饱,最好在九点后不要吃宵夜。
2,睡前喝一杯纯牛奶,或者用热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改善睡眠。
3,睡前按摩太阳穴,双臂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4,每周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提高睡眠质量,男的推荐篮球,女的推荐羽毛球,也可以快走45...

求中医入门书籍(主要以中药学为主)?



你可以参照这个网站,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找个适合自己的。http://www.qihoo.com/wenda.php?do=search&noq=q&kw=%D7%D4%D1%A7%D6%D0%D2%BD%D1%A7%D4%F5%C3%B4%C8%EB%C3%C5有不少中医爱好者,和中医初学者,都面对着同样的一个困惑:我想学好中医,但究竟该怎样学呢?中医的学习,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四个阶段:一,蒙学阶段;启蒙是此阶段的重点。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就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与汤头歌诀这四小经典。现代的中医教育,已经在内...

中医说的湿气太重,在西医中是怎么解释的?



中医说的湿气太重,是根据中医辩症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西医没有这种辨证,是不同的概念。中医说的湿所指的范围很广,心肝脾肾肺都可以有湿的。一般多讲的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如果是脾运问题的湿西医一般是常与消化功能有关。拔出水泡时间太长了 不必担心,是正常反映. 一般情况下如果水疱不大医生就不会给你说. 水疱太大了会用针挑破做个消毒处理就好了 没什么大事,不用担心.拔火罐,是中医的一种疗法,又称“拔罐疗法”.“拔管子”或“吸筒”...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