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 中医有什么借鉴的妙方吗?
治疗偏方 1.海小蚌取肉,捣烂炖熟,每日数次温服。 2.大田螺20个,养于清水盆中,漂去泥沙,取出田螺肉加黄酒半小杯,拌和,再以清水炖熟,饮汤,每日1次。 3.灰兜巴 (又名闭口袋)是一种山蜘蛛寄生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峨眉山老茶树头部生长出来的菌科植物。 性味:平、淡 主治:糖尿病 适用于T型E型糖尿病,当血糖下降到正常值时,应健康饮食,坚持运动,使其控制血糖稳定,不需依赖药物治疗。 4.猪胰1条,淡菜45--80克。先将淡菜(干品)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约20分钟,然后放入煲汤,待煮开10分钟后加入猪胰同煲。熟透后调味进服,亦可佐餐。 本方为糖尿病人的辅助治疗食品。 5.菠菜梗100克,玉米须扣克。水煎,去渣,取汁,代茶常服。 6.木耳、扁豆各60克。将黑木耳,扁豆共研成细面粉,每服9克,1日2--3次。 7.将半斤绿豆或豌豆等豆类煮八成熟,再加入1250克玉米面或荞麦面和两杯半生水,做成30个等大的窝头,蒸20分钟。每日分5次,共食4~5个。 8.冷毛巾包脚解除糖尿病口渴用冷毛巾包住整个脚板,约三五分钟即可解除口...
“糖尿病人 中医有什么借鉴的妙方吗?” 的相关文章
中医虚热体征症状
进入深秋,天气变得更加凉爽,但是很多人却觉得浑身皮肤发紧,口干舌燥,嘴唇老是脱皮,喝了很多水也不解渴;有的人觉得鼻腔干燥,鼻子老像要冒烟一样,一不小心还会流鼻血;有的人觉得喉咙发干,咳嗽却咳不出痰来。这些症状,虽然不是大毛病,但是却让人感到心烦意乱。这些症状并不是一般的上火,而是由于秋季气候干燥引发的秋燥症。A秋意日浓,燥邪当令 入秋之后,各大医院门诊的咽痛、干咳、鼻出血的患者有所增多。在四季气候中,“燥”为秋季主气,中医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秋季五脏应肺,由于肺司呼吸,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
中医内科学讲稿
一、“中医内科学”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 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医学。 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 指导,系统的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专业课。 二、中医内科学的性质 临床医学 三、中医内科学的范围
中医看病为什么要看舌头?
舌头是藏于口腔之内又易于暴露在体表的一个器官。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常可以在舌头上反映出来。中医是怎样根据舌头上的表现来判断疾病的呢?我们知道,舌头是口腔中的一个器官,它是由很多纵横交错的肌肉组成的。它运动灵活,能辅助语言和搅拌食物等。舌的肌肉组织构成舌质,舌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簿薄的粘膜,在舌粘膜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突起,称舌乳头。舌乳头主要有三种,这就是丝状乳头、蕈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后两种乳头中有味蕾,能感受味觉。丝状乳头的顶端形成一层角化物质,舌苔就是由无数的丝状乳头的角化物质形成的。 中医看舌头,主要是分别观察舌...
痛风怎么治疗或者缓解?中医哪里治疗比较不错。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痛风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饮食控制在预防高尿酸血症上起着重要作用。得了痛风该如何治疗,成为现在最难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对于痛风病的治疗都局限于西药,像秋水仙碱、别嘌醇、立加利仙,布洛芬等,虽短期内能取得明显效果,但副作用大,常见于胃肠功能紊乱,肝肾功能受损,皮疹、皮炎等,药物一停仍然复发,在痛风缓解期病人往往以为不疼了就没事了,但事实是:体内血尿酸持续偏高或波动正慢慢地损害着肾功能,这才是最可怕的。得了痛风并不可怕,关键是在我们的心理上。治疗痛风方法...
中医的发展方向
(一) 中医做为传统的医疗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至所以被广大百姓接受,有着自己的特点。1、系统调理疾病:一个人得病,不是单独的一个器官有病,而往往都是一个系统的功能失调在某个器官上的表现,不能用现在的西医(局部)观念来衡量和左右中医的(系统)理论,这样才能避免像西医那样治好了一个病有时影响一个器官,治好一个器官有时影响一个系统的不良现象。2、中药无剧毒:中药历来是天然植物,以无毒付作用、温和而著称,如有付作用也是组方不合理,配方不科学。3、中医有几千年经历临床经验,被广大人们所认可。4、科学的辩证施治:中医治病不是头疼治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