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中医上何为关格?



关格  一病名。  ①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并见。小便不通名关,呕吐不已名格。见《伤寒保命集类要·关格病》。《医学心悟》卷三:“更有小便不通,因而吐食者,名曰关格。经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本证多系癃闭的严重阶段,见于尿毒症等疾患。  ②大小便不通。大便不通名内关,小便不通名外格。《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故也。”  ③上则呕吐,下则大小便秘结。《医贯》卷之五:“关格者,粒米不欲食,渴喜茶水饮之,少顷即吐出,复求饮复吐。饮之以药,热药入口即出,冷药过时而出,大小便秘,名曰关格。关者下不得出也,格者上不得入也。”  ④呕吐而渐见大小便不通。《医醇剩义·关格》:“始则气机不利,喉下作梗;继则胃气反逆,食入作吐;后乃食少吐多,痰涎上涌,日渐便溺艰难。”因肝气犯胃,食入作吐者,宜解郁和中,用归桂化逆汤;痰气上逆,食入呕吐者,人参半夏汤;孤阳独发,阻格饮食,甚则作呃者,和中大顺汤。通治关格用二气双调饮。 很高兴回...

“中医上何为关格?” 的相关文章

梦遗中医辨证.



对于遗精严重,身体虚弱的患者,首先要用当归四逆汤进行通经活血,服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改服四逆汤,药方:附子30克,炙甘草20克,干姜15克,寒邪去尽,遗精自然而止,此后可以进行食疗,慢慢将身体恢复起来。对于轻度患者,只需服用大剂四逆汤便能很快治愈。
中药治疗遗精  
中药处方(一)   【辨证】心脾气虚。  【治法】益气养心,健脾固涩。  【方名】断遗汤。  【组成】人参30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学集成》卷三。  中药处方(二)  【辨证...

中医里药引子怎么使用



药引子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另外,“药引子”还有增强疗效、引药归经、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减少毒付反应等作用,与中药、中成药适当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现将常用的几味“药引子”介绍如下:    
1.生姜:有散风寒,暖胃肠,止呕逆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胃寒呕吐、腹泻痛等证,用3—5片水煎,取汤可送服治感冒的,以及和胃的中成药或中药。    
2.芦根:具有清热、生津止渴、止呕的作用,用...

在中医里哪些蔬菜水果可以治疗糖尿病,或者可以降血糖的?



所谓“能降血压的食物”,是指它们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但不会降低正常人的血压,正如阿斯匹林只能降低发烧病人的体温,而不会影响正常人的体温一样。 芹菜: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尤以芹菜根煎服为佳。 荸荠、海蜇头:各一至二两,洗去盐份,煮汤饮,名“雪羹汤”,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 菠菜:含有蛋白质、纤维素、蔗糖、葡萄糖、果糖和维生素B、C、D、K、P,可作为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药用食物。 绿豆:适量装入猪的苦胆内,阴干研粉,每次一钱半至二钱,一日2次,有降血压的作用,适用于头晕,头痛、高血压。 糖尿病饮食的注意事项: 1、 糖尿病...

如何用中医养眼?



经常看电视、使用电脑的人,多数有眼睛疲劳的感觉。中医理论认为,肝开窍于目,眼睛与全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眼睛的保健除要注重局部外,也要有全身观念。   按摩护眼方法:   熨目法: 黎明起床,先将双手互相摩擦,待手搓热后一手掌熨贴双眼,反复三次以后,再以食、中指轻轻按压眼球,或按压眼球四周。     运目法:两脚分开与肩宽,挺胸站立,头梢仰。瞪大双眼,尽量使眼球不停转动(头不动),先从右向左转10次,从左向右转10次。然后停,放松肌肉,再重复上述运动,如此3遍。此法于早晨在花园内进行最好,能起到醒脑明目之功效 。   低头法...

为什么有黑眼圈?是补气养血吗?中医治疗怎么治?



喝枸杞红枣茶 熬夜也有好气色 提到熬夜,似乎已成为大学生们不可免除的事,因为工作学习需要而不得不而被迫要。然而熬夜最易使人快老,尤其是女生熬夜更让人憔悴。 我是一位学生,同时也是一名社团负责人等兼任3职时,为了学习和工作就要熬夜到深夜一、两点是经常的事。如果不好好保养,别说「白了少年头」,面容憔悴,皮肤粗糙,鱼尾纹、黑眼圈都要出来了。幸好我有熬夜美容的秘方,才能让我在熬夜族群中还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十足的干劲。在此,将我养颜美容的方法提出来与读者分享,希望大家都能青春美丽。我的小米房就是泡一杯好茶听一首好音乐……简单!但...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