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脾阳虚是什么?有什么后果啊
脾阳虚是脾阳不足,功能减退,温煦无力,运化失职,并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为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疗:温中健脾。
方药:
小建中汤加减:本方能甘温补中,益气散寒。
白芍1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黄芪12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
茯苓10克、饴糖30克(兑服)、甘草10克。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温服。
脾阳虚主要是见于食少便溏、重则全谷不化。后果是营养不良、消瘦!
临床表现为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疗:温中健脾。
方药:
小建中汤加减:本方能甘温补中,益气散寒。
白芍1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黄芪12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
茯苓10克、饴糖30克(兑服)、甘草10克。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温服。
脾阳虚主要是见于食少便溏、重则全谷不化。后果是营养不良、消瘦!
“请问脾阳虚是什么?有什么后果啊” 的相关文章
脾阴虚和脾阳虚有何区别?如何区分?
按照高等中医类教材上,是不存在脾阴虚这个说法的。也就不存在症型比较了。中医理论上,大多拿消化系的阴虚归为胃阴虚,而非脾阴虚,或许某些文献上可能有脾阴虚这个概念,个人以为单消化系症状的阴虚,确实不能归于脾阴虚。在中医学理论中,五脏属阴,脾脏为阴中之至阴;脾脏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如果脾出现了阴虚,那必然出现其他脏器的阴虚,而不仅仅是脾阴虚。此贴仅仅是发表点个人在学说上的看法。如果楼主是问的考试题目,那您大可放心,不会出现在考试卷子上的。如果非要回答这个题目。那您可以拿“胃阴虚”和“脾阳虚”比较一下就可以了。
...
阳虚与脾阳虚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阳虚包括脾阳虚。
阳虚 中医名词。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脾阳虚。兼见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嗳腐吞酸。
阳虚是由于阳气亏损而导致阳不制阴的虚寒证。如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脾阳虚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临床常称脾胃虚寒
...
脾阳虚 肾阳虚兼有,要先治哪个
可以同时治疗,附子理中丸是代表方剂
同时治,壮肾阳温脾阳
脾阳虚,肾虚吃什么药?
你好:你这种情况是典型的寒性体质,只要坚持喝姜汤水,多运动,注意休息少熬夜,禁食寒凉饮食!会好转的! 到健康无忧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试试参苓白术散
怎么判断脾阳虚?怎么治疗?
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就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脾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