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早搏
1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抑制0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又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Ⅰa组对0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Ⅰb组对0相去极化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Ⅰc组明显抑制0相去极化,对复极的抑制作用较弱。 2第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间接作用为β-受体阻断作用,而直接作用系细胞膜效应。具有与第一类药物相似的作用机理。这类药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心得平,心得舒,心得静。 3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指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可能系通过肾上腺素能效应而起作用。具有延长动作电位间期和有效不应期的作用。其药物有:溴苄铵、乙胺碘呋酮。 4第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而对慢反应心肌电活动超抑制作用。其药物有:异搏定、硫氮艹卓酮、心可定等。 5第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洋地黄类药物,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起作用的。其代表药物有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地高辛等。? 除以上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有司巴丁、卡泊酸、门冬氨酸钾镁、阿马灵、安地唑啉、常咯啉、醋丁酰心安、心得宁等。...
“心律失常早搏” 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三音心率?包括哪些?如何区别?
所谓的三音心律是指在原有心音之外,额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心音。大部分出现在S2之后,S1之前,即舒张期;也可出现于S1之后,S2之前,即收缩期;大多数是一个附加音,构成三音律;少数为两个附加音,构成四音律。由病理性S3和(或)S4与原有的S1、S2构成的三音律或四音律,通称为奔马律。包括:奔马律、开瓣音、心包扣击音、肿瘤扑落音参照各型额外心音的听诊特点以区别。
什么是三音心率?包括哪些?如何区别?
所谓的三音心律是指在原有心音之外,额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心音。大部分出现在S2之后,S1之前,即舒张期;也可出现于S1之后,S2之前,即收缩期;大多数是一个附加音,构成三音律;少数为两个附加音,构成四音律。由病理性S3和(或)S4与原有的S1、S2构成的三音律或四音律,通称为奔马律。
包括:奔马律、开瓣音、心包扣击音、肿瘤扑落音
参照各型额外心音的听诊特点以区别。
三音律:在原有两个心音之外,又附加一个额外的声音,则形成三音律。包括舒张期三音律:1.二尖瓣开放拍击音,2奔马律,3.人工起搏音;收缩期三音律:1.收缩早期喀喇音,2.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包括:奔马律、开瓣音、心包扣击音、肿瘤扑落音
参照各型额外心音的听诊特点以区别。
三音律:在原有两个心音之外,又附加一个额外的声音,则形成三音律。包括舒张期三音律:1.二尖瓣开放拍击音,2奔马律,3.人工起搏音;收缩期三音律:1.收缩早期喀喇音,2.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医生怎么依心跳听病情?
1、体位: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必要时可变换体位,以利听诊。例如,左侧卧位听诊心尖部的杂音可更清楚,有时为了使杂音更易听到,可嘱被检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无心脏功能不全者)后进行听诊,或嘱其深呼气末屏住呼吸再行听诊。
2、心脏瓣膜听诊区:心脏瓣膜所产生的声音,常沿血流方向传导到前胸壁的一定部位。在听诊时,声音最清楚处即为该瓣膜的听诊区。
(1)二尖瓣听诊区:正常在心尖部,即位于左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处。心脏增大时,心尖向左或左下移动,这时可选取心尖搏动最强点作为二尖辨听诊区。
(2)主动脉瓣听诊区:在两个听诊区,分别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后者通常称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
2、心脏瓣膜听诊区:心脏瓣膜所产生的声音,常沿血流方向传导到前胸壁的一定部位。在听诊时,声音最清楚处即为该瓣膜的听诊区。
(1)二尖瓣听诊区:正常在心尖部,即位于左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处。心脏增大时,心尖向左或左下移动,这时可选取心尖搏动最强点作为二尖辨听诊区。
(2)主动脉瓣听诊区:在两个听诊区,分别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后者通常称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
心衰4级,还能治疗吗?
缺钾,可以引起精神烦躁,姥姥都74了,身体状况也不好,建议还是保守治疗,不动手术
是什么病啊要看情况了 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要说治愈不好说需要结合临床的表现等。但有许多的患者在治疗和抢救后是可以改善的,希望您能满意
是什么病啊要看情况了 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要说治愈不好说需要结合临床的表现等。但有许多的患者在治疗和抢救后是可以改善的,希望您能满意
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如何治疗?
概述:
急性风湿性心脏病(心血管内科)是风湿热最重要的临床表现,风湿热约60-80%病例有心脏炎征象。风湿同时累及心内膜、心肌和心包,称为风湿性全心炎。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心音改变、杂音和/或心包摩擦音。风湿热是与A族乙型链球菌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首次发作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易反复发作引起心脏严重损害,必须按正规的治疗以控制风湿热并预防其复发,否则最终形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后果严重。
症状表现:
1.发病前1-3周,约半数病人先有咽峡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史;2.发热、多汗、乏力、轻度贫血和心悸、气促等;3.心动过速往往与体温不相称,心脏增大,心尖搏动减...
急性风湿性心脏病(心血管内科)是风湿热最重要的临床表现,风湿热约60-80%病例有心脏炎征象。风湿同时累及心内膜、心肌和心包,称为风湿性全心炎。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心音改变、杂音和/或心包摩擦音。风湿热是与A族乙型链球菌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首次发作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易反复发作引起心脏严重损害,必须按正规的治疗以控制风湿热并预防其复发,否则最终形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后果严重。
症状表现:
1.发病前1-3周,约半数病人先有咽峡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史;2.发热、多汗、乏力、轻度贫血和心悸、气促等;3.心动过速往往与体温不相称,心脏增大,心尖搏动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