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怎么家庭急救?
心肌梗死时胸痛的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更为剧烈。与心绞痛不同的是,疼痛持续的时间较长,往往可达几小时,甚至1~2天,范围也较广,可波及左前胸与中上腹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状,严重的可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急救方法: 1.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病人。室内保持安静,切不可啼哭喊叫,以免刺激病人加重病情,与此同时立即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就地急救,不要动他,胡乱挪动会有生命危险。打120急救!!!
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病人..家里有常备的急救药舍下含化。。。。。。。。。。。。。。。。。。。。。。。。。
急救方法:
1.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病人。室内保持安静,切不可啼哭喊叫,以免刺激病人加重病情,与此同时立即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2.在等待救护车期间,若发现病人脉搏细弱、四肢冰冷,提示可能将发生休克,应轻轻地将病人头部放低,足部抬高,以增加回心血量。如果发生心力衰竭、憋喘、口吐大量泡沫痰以及过于肥胖的病人,头低足高位会加重胸闷,只能扶病人取半卧位。烦躁不安者可服安定等镇静药,但不宜多喝水,应禁食。解松领扣、腰带,有条件...
“心肌梗死怎么家庭急救?” 的相关文章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持久与严重的缺血使局部心肌发生坏死,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发病的第一周最高。心肌梗死是一个急性重症疾病,延误抢救、不适当的运动和饮食,都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心肌梗死病人什么时候运动,采取何种运动方式,如何进食才更有利于心肌梗死病人尽早恢复健康,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解答。 ★心梗后第一周患者要完全卧床休息,应有人协助病人吃饭、洗脸、翻身、解大小便。许多病人不习惯床上大便,执意起床解便,这是万万不可的,临床上因入厕导致猝死的病例并不少见,一定要耐心说服病人慢慢在床上排便,而且不可使劲排便,这样易发生心包破裂或猝死。如果大便干燥排便困难...
心肌梗死。。。。。。。
不知道你爷爷在哪里进行的治疗,北京阜外医院的医生在治疗心肌梗死方面很专业,不妨咨询一下专家,阜外医院的吴永健医生、杨跃进、刘海波医生对很专业的,在病友网上可以预约挂号哦!在互联网上直接搜索“吴永健 病友网”就可以搜索的到。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一般护理 第一周绝对卧床,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帮助照料,避免不必要翻动,限制亲友探望,防止情绪激动。第二周除低血压外,可鼓励患者在床上做深呼吸及伸展四肢等轻微活动或四肢被动运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第三周至五周如病情稳定,可逐步离床,在室内逐步走动,对有并发症者,卧床时间适当延长,饮食方面于第一周给予半量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有心力衰竭者适当限制钠盐,急性期后可恢复冠心病饮食,进食不宜过饱。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防止因腹内压急剧升高,反射性引起心率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变化而发生意外,如有便秘可给缓泻剂。 疼痛的护理 患者多发病突然,并伴有放射性疼痛、压榨感,因此护士要认真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
心肌梗死的康复疗法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医院渡过了急性期后,如病情平稳,怎样进行康复治疗呢?总的原则是按医嘱服药的前提下做到\"三要\"、\"三不要\"。\"三要\"是:一是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二要保持大便通畅;三要坚持体育锻炼。\"三不要\"是:一不要情绪激动;二不要过度劳累;三不要抽烟饮酒和吃得过饱。在上述原则中,坚持合理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因为心肌梗死后,两三个月至半年左右,心肌坏死早已愈合,疾病进入复原期,此时促进体力恢复,增加心肌侧支循环,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复发及危险因素,是康复治疗的目的。因此要做到:
(1)根据个人情况决定运动程度及运动量掌握好运动量对于能否改善心脏...
(1)根据个人情况决定运动程度及运动量掌握好运动量对于能否改善心脏...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发生心肌梗死时,如果梗死的心肌面积小,患者是可以完全没有症状的,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他们的疼痛感觉不灵敏.
但是,只要发生过心肌梗死,无论有无症状,都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必须进行严格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控制各项危险因素.
建议把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或更低.同控制血压一样,如果没有其他禁忌,应该用药将血脂降得更低,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一般说来,曾经患心肌梗死的患者,除了非药物治疗外,如果没有用药禁忌,一定要应用以下四类药: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它们已经被证实能够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但是,只要发生过心肌梗死,无论有无症状,都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必须进行严格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控制各项危险因素.
建议把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或更低.同控制血压一样,如果没有其他禁忌,应该用药将血脂降得更低,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一般说来,曾经患心肌梗死的患者,除了非药物治疗外,如果没有用药禁忌,一定要应用以下四类药: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它们已经被证实能够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