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怎么治疗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一) 脑梗塞的先兆症状
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
(二) 脑梗塞的临床表现:
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积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现的表现如下:
(1)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2)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
“脑梗塞怎么治疗” 的相关文章
心肌梗塞病人三大合并症是什么?
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县常见的共发症,尤以皇性心律失常居多,发生率为60%~100%,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可为心电不稳定引起的室性早搏、定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起搏功能低下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泵衰竭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额或扑动。
(2)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丧失大块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而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功能显著降低,可并发心源性休克。80%在起病24小时内发生。表现为血压下降,收缩压在107kPa(80mmHg)以下,出冷汗,面色苍白,意识障碍,脉细弱,呼吸浅表,少尿甚至无尿。...
(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县常见的共发症,尤以皇性心律失常居多,发生率为60%~100%,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可为心电不稳定引起的室性早搏、定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起搏功能低下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泵衰竭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额或扑动。
(2)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丧失大块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而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功能显著降低,可并发心源性休克。80%在起病24小时内发生。表现为血压下降,收缩压在107kPa(80mmHg)以下,出冷汗,面色苍白,意识障碍,脉细弱,呼吸浅表,少尿甚至无尿。...
我母亲换股骨头后,肢体各关结都不灵活,还伴随肿胀疼痛,有什么好办法?
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67岁,得脑血栓两年,左侧肢体麻木肿胀的厉害
脑血栓两年,后遗肢体肿胀麻木等症状,经治效果不显。这是众多脑血栓为主的中风病的共性特征之一。本病能否完全恢复,涉及诸多环节。其中,最主要的病人发病状况与治疗及时或是否适当。本病最佳恢复时间是在一年之内。超过此段时间,效果明显下降,或基本上不太能再有更多的改善。目前,你的治疗,除了常规服药维持外,建议再做些针灸治疗,以维持疗效,不然,临床症状不但会持续,而且还会有不同程度的退步。要提醒的是,目前,其病状,应以功能锻练为主。尽量多做自我为主的功能锻练。回复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神经科(中风科)-周宇主治医师 到...
骨科病历讨论
您好!1;脂肪肝声像改变。2,有支气管炎改变。3,主动脉粥样硬化症。4,心脏向左扩大性肺心病。
5,颈椎病。确诊为颈5-6椎间盘突出证。腰椎轻度骨质增生。6,第1骶椎隐裂。(如没有外伤史可为先天性隐裂。)
在此病可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以上资料此病员为内,妇,骨科综合病症。
治法为内科以肺心病,支气管炎,脂肪肝,动脉硬化等以西医为主治疗。颈椎病,腰椎增生,隐裂以中医为主治疗。
方药,不管中医,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都要看到病员后才能下诊断后处方用药才符合规定。
...
脑梗死患者,无法行走右侧肢体麻木,能否改善此种状况
你好,现病情适合看中医服中药汤药调治,如用药对证恰当到位,病情会得到明显好转,至于能否达到生活自理,需当面诊治后才能推断。回复专家:济南军区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段学忠主任医师 到好大夫在线网站查看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