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嗜睡怎么办?
春困秋乏夏打盹冬睡不醒。哈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季节,需要我们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但春天又是最容易犯困,睡不醒的时节。该如何解决春困的困扰?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消化内科赵亚萍副主任医师为我们做了解答。 中医理论认为,春困的原因与脾湿、阳气、肝气三方面因素相关。春季天气相对潮湿,空气中含水量较大,当湿气通过人的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容易湿困脾胃,造成整个脾胃的运作失常,导致人中气不足,产生疲劳、乏力、头晕脑涨之感。同时,经过漫漫寒冬,在对抗寒冷的过程中人体阳气消耗不少,待到初春时,往往会阳气升发不足,人也会感到非常困乏无力。中医脏腑学说则认为,春天是肝气所主导的季节,肝气旺盛,也容易导致脾湿发生。另外,春季是人们开始忙碌的季节,如果用脑过度,情绪压抑,容易导致肝气不舒,产生疲乏、嗜睡。 弄清了春困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也就不是难事了。 饮食方面:既然脾湿是春困的最主要原因,那我们就应该省酸增甘,补益脾胃。可以多吃鲫...
“春天嗜睡怎么办?” 的相关文章
频发室性早搏
治疗室性早搏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性猝死。 一、无心脏病的病人,室早并不增加其死亡率 对无症状的孤立的室早,无论其形态和频率如何,无需药物治疗。 二、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早搏可静注50-100mg利多卡因,直至早搏消失或总量达250mg为止。心律失常纠正后可按需要每分钟滴入1-3mg,稳定后可改用口服药物维持。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后数分钟内即起作用,持续15-20分钟。治疗剂量对心肌收缩力、血压、房室或室内传导影响不大。副作用有头晕、嗜睡。大剂量可引起抽搐、呼吸或心搏抑制并可加重原有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有肝肾功能障碍或严重心力衰竭者...
偶发室性早搏
早搏(心血管内科)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房性、室性和结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早搏亦可见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或锑剂中毒;血钾过低;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时对心脏的机械刺激等。
疾病简介
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过早搏动...
疾病简介
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过早搏动...
心脏室性早搏长期用药问题
治疗室性早搏的药物较多,现列举如下:
(1)慢心律
①作用:对急性心肌梗塞及洋地黄中毒时的偶发、频发的室性过早搏动效果良好,对局灶性心肌炎及病灶感染性室性过早搏动亦甚有效。亦适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或慢性室性过早搏动。
②用法及剂量:A 口服:200~300毫克,每6~8小时1次;B 紧急复律:100~200毫克静脉注射,10分钟内注射完,或在30分钟内静脉滴注250毫克。心律纠正后以800毫克/日的剂量静脉滴注维持(每分钟1~2毫克的速度滴入)
(2)普鲁卡因酰胺:作用、用法及剂量参阅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乙胺碘呋酮:可口服200毫克/次,每日3~4次。最大剂量可达...
(1)慢心律
①作用:对急性心肌梗塞及洋地黄中毒时的偶发、频发的室性过早搏动效果良好,对局灶性心肌炎及病灶感染性室性过早搏动亦甚有效。亦适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或慢性室性过早搏动。
②用法及剂量:A 口服:200~300毫克,每6~8小时1次;B 紧急复律:100~200毫克静脉注射,10分钟内注射完,或在30分钟内静脉滴注250毫克。心律纠正后以800毫克/日的剂量静脉滴注维持(每分钟1~2毫克的速度滴入)
(2)普鲁卡因酰胺:作用、用法及剂量参阅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乙胺碘呋酮:可口服200毫克/次,每日3~4次。最大剂量可达...
为什么嗜睡,
你的问题我来给你回答 据你的描述,问题比较清楚,一般平时睡眠多的人群,都有嗜睡的习惯,那是因为控制睡觉的中枢细胞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因此老是有嗜睡的感觉。建议此类人群可以在保证正常时间的睡眠后尽量多做户外活动,参与建设活动,这样可以慢慢调节过来,使神经反射正常化,不过这个需要一定的时间。切记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 好了基本上就是这些了 如果还有疑问呢
嗜睡该怎么办
嗜睡症是种并非常见的心理疾病。它的表现主要是白天睡眠过多,且好睡。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如象你所说的站着还是坐着,睡意一来,难以抵档。有些更离谱的是走着也能睡着。当然,这种嗜睡即不是晚上睡眠不足引起,也不是什么神经衰弱或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继发。 目前,嗜睡症的产生原因还不十分明确,因此你的确会有“不知怎么回事”之感。不过,有关可以肯定,那就是与心理、性格因素有关,如白天心情不愉快,学习、工作压力过大;个性的较内向等等都可能出现该情况。也有人认为,嗜睡症是一个人逃避现实生活压力一种消极行为反应。 得了嗜睡症后,太不必过于紧张,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