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我得的是网状性红斑静脉炎.我只是想问下是否可以医治,如果可以请问在哪医治
静脉炎:由于血管内壁的刺激,造成血管壁发炎。 临床表现:病人主诉注射部位有烧痛、紧绷发胀,随着注射部位的血管会产生索状的红线,触诊有时会有发硬、发热的感觉。输液流速可能不变、减慢、或停止,其取决于血栓形成与否,与造成阻塞的状况。 造成静脉炎的危险因子包括: 1、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 2 、操作技术不良 3 、不适当的穿刺部位 4、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 5、固定方法不当 6、输液的浓度的酸、碱性太强,或不兼容造成沉淀。 7、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状况,如年龄或疾病造成血管壁脆弱,发炎。 静脉炎的分类 1、机械性静脉炎: 1)不正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 2)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 3)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 2、化学性静脉炎: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 3、细...
“医生说我得的是网状性红斑静脉炎.我只是想问下是否可以医治,如果可以请问在哪医治” 的相关文章
心肌梗塞病人三大合并症是什么?
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县常见的共发症,尤以皇性心律失常居多,发生率为60%~100%,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可为心电不稳定引起的室性早搏、定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起搏功能低下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泵衰竭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额或扑动。
(2)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丧失大块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而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功能显著降低,可并发心源性休克。80%在起病24小时内发生。表现为血压下降,收缩压在107kPa(80mmHg)以下,出冷汗,面色苍白,意识障碍,脉细弱,呼吸浅表,少尿甚至无尿。...
(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县常见的共发症,尤以皇性心律失常居多,发生率为60%~100%,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可为心电不稳定引起的室性早搏、定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起搏功能低下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泵衰竭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额或扑动。
(2)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丧失大块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而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功能显著降低,可并发心源性休克。80%在起病24小时内发生。表现为血压下降,收缩压在107kPa(80mmHg)以下,出冷汗,面色苍白,意识障碍,脉细弱,呼吸浅表,少尿甚至无尿。...
动脉什么情况下会栓塞
动脉栓塞是指血块或进入血管内的异物成为栓子,随着血流停顿在口径相似的动脉内,造成血流障碍。动脉栓塞主要由血栓造成,此外,肿瘤、空气、脂肪等异物也可能成为栓子。
疾病描述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疾患。可以发生在全身大、中动脉,但以腹主动脉远恻及髂-股-腘动脉最为多见,病变后期可以累从腘动脉远侧的主干动脉。由于动脉腔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动脉慢性缺血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随着我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多,本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症状体征
症状的轻重与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有密切关系。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病变位于腹主-髂动脉者。疼痛可...
疾病描述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疾患。可以发生在全身大、中动脉,但以腹主动脉远恻及髂-股-腘动脉最为多见,病变后期可以累从腘动脉远侧的主干动脉。由于动脉腔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动脉慢性缺血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随着我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多,本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症状体征
症状的轻重与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有密切关系。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病变位于腹主-髂动脉者。疼痛可...
我母亲换股骨头后,肢体各关结都不灵活,还伴随肿胀疼痛,有什么好办法?
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48岁成年人,脑梗塞3天,大面积梗塞,一侧肢体不能动现在嗜睡该怎么办?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看来溶栓治疗未见明显疗效,目前还处于脑水肿高峰期,出现嗜睡和偏瘫是病情发展的结果。建议复查脑CT或磁共振以明确目前脑梗塞范围、脑水肿程度以及有无出现脑出血等并发症,治疗上给予脱水降颅内压、抗自由基、醒脑等药物治疗,如无禁忌证有条件可配合高压氧治疗。广州军区总医院-高压氧科-虞容豪副主任医师 到好大夫在线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73岁男性患者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后意识不清如何恢复
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面临的生命危险主要有二,一是脑动脉瘤再破裂出血,二是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对动脉瘤进行开颅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只能够避免第一个危险,不能解决第二个危险。继发性脑血管痉挛也是致残致死性的,还需要系统甚至是长期的保守治疗,有时还要根据病情变化适当采取腰穿、腰大池引流或脑室穿刺等干预性治疗措施。对该病人来讲,如果复查CT已经排除了急性脑积水,则其症状可能还是与脑血管痉挛有关。目前患者还处于急性期,病情随时可能变化,即便是每天巡视患者的临床主管医生也很难判断其预后。一般来讲,出血后3到4周复查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