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脾胃虚湿热困的症状是什么?



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主运化,布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主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运,则清气不升;胃不和降,则浊气不降,反升为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不但主持着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关乎整个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所以为人体升降之枢纽。脾胃之升降,又互为因果,胃失和降,则脾气不升;脾升失常,则胃亦不降,正如喻嘉言所说:“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脾清阳上升,胃浊阴下降,则气血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运不升则生化无端,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疾。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无物不受,邪气易袭而盘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气滞、血瘀、火郁亦即相因而生。邪正交杂,气道闭塞,郁于中焦,此乃属实滞。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

“脾胃虚湿热困的症状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脾胃湿热如何解决

以下是几种偏方
  1、白蔻仁6g,竹叶6g,厚朴6g,生苡仁18g,半夏15g,焦三仙各9g,枳实9g,木香6g,黄连6g
  中成药
  香砂养胃散加补脾益肠丸
  2、白虎汤加茯苓:石膏60知母15甘草6山药15茯苓30(克)
  3、方拟藿香、佩兰各9克,白蔻仁6克,茯苓、猪苓各12克,土炒白术15克,甘草3克,酒制大黄6克,炒山楂肉10克,水煎,一日二次分服。
  (藿香、佩兰、白蔻仁、酒制大黄在关火前3分钟时下入汤剂内,所有药物都要用水先泡润,并用此水煎药,水面要没过药物,除以上四味药后下外,其余药煎15分钟左右)
  或服香砂养胃丸加味。
 



既然;当地中医诊断,...

脾虚吃什么好



这种情况很常见,一般是脾胃虚弱,痰湿困脾所致,治疗宜燥湿健脾,中草药方剂首选苍附导痰丸:苍术,香附,茯苓,半夏,陈皮,甘草,胆南星,枳壳,神曲,生姜。以上仅供参考!不可随便照方吃药,其具体剂量应临证加减变化,望.闻.问.诊之后方能准确下药。参考资料: http://www.li999.cn/seo/pixu.htm


中药汤剂:六君子汤


用山药和大米煮粥喝

脾虚有哪些症状



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就笔者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我在治疗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现略述如下: 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

这种体质是属于肺脾胃虚弱湿热吗



这个不能确定是肺脾虚弱的,暂时凭借你的描述不能确定对于舌苔白厚属于是脾胃有湿,具体的中医体质还需要结合一下脉象 伴随症状来确定

脾胃湿热 口臭 脾胃湿热的症状,请问脾胃湿热的症状 是怎么样的呢



 脾胃虚弱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粳米、籼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  2、肉、蛋、奶类的选择  牛肉、鸡肉、兔肉、狗肉、牛肚、猪肚、桂鱼、乌鸡等。  3、蔬菜的选择  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胡萝卜、马铃薯、洋葱、平菇等。  4、水果的选择  葡萄、红枣、桃、杏等。  饮食禁忌   忌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    忌吃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