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心悸怎么治疗



建议检查,排除心肺病变。若无器质性病变,估计是心血不足,劳心伤神所致。心血不足。一般来说,心悸多是属于功能性的,只要寻找原因,对因治疗,适当选择下列药膳调治,症状多能逐渐消失而康复。心血不足一般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脉细弱等;治宜补血安神,养心定志。下面介绍些药膳方法: 1.养心鸡汤:黄芪15g,当归6g,茯苓lOg,川芎10g,半夏10g,柏子仁12g,酸枣仁12g,远志6g,五味子6g,人参5g,肉桂2g,炙甘草 6g,母鸡1只(约1500g),诸药以纱布包好,与鸡共炖3小时,调味后饮汤吃肉,2~3日一次。有养血安神之功效。适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者服用。2.参芪丹参炖猪心:人参10g,黄芪15g,丹参12g,猪心1个,水适量,隔水炖1小时,吃肉喝汤。有补益气血、养心安神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3.熟地丹参膏:熟地15~20g,丹参12g,枸杞子10g,当归12g,煎取药汁后,炼蜜为膏,每服10g,每天2次.,温开水送服。有养血补血之功效。适用于失血后血虚引起的心...

“心悸怎么治疗” 的相关文章

心悸算心脏病吗


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 本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心悸一般为中医称呼。与西医学中某些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各种心律失常,以及贫血、低钾血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相似。
 西医认为:心悸是病人自己能感知到心跳的一种心前区不适或心慌的感觉心率加快时感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感搏动有力。
  中医认为:心悸是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

心悸是怎么回事?



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心悸是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原因:本证的发生常与平素体质虚弱、情志所伤、劳倦、汗出受邪等有关。乎素体质不强,心气怯弱,或久病心血不足,或忧思过度,劳伤心脾,使心神不能自主,发为心悸;或肾阴亏虚,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而致病;或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而发本病。治疗:注意调节情志,防止喜怒等七情过极。 适当注意休息,少房事,少进食含动物脂肪多的饮食,少进咸、辣和酒、烟、浓茶等。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体操...

中医解释心悸问题,不要药物治疗



你先明确自己什么问题,再看是否需不需要用药,如果有问题你还不用药吗?你可以先测量血压,看看是不是血压低!


多按按手和手臂、胸上的心经、心包经穴位


心悸指不因惊吓而自心跳不宁的疾患。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简称悸。其重症为怔忡。多因气血虚弱、痰饮内停、气滞血瘀等所致。 1.基本治疗治法 调理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主穴 内关 郄门 神门 厥阴俞 巨阙配穴 ...

男,9岁,因水肿.尿少3天入院.尿呈深黄色,无尿频.尿急.尿痛,病前3周有双下肢感染史,入院后自诉头痛.心悸.气促.体格:脉搏132次/分,血压128/90mmHG,神清,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率



这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最要紧是卧床休息,低盐饮食,消炎利尿,中医是清热凉血解毒,萱肺利尿消肿为主。西医:速尿10毫克静脉注射,适当输入白蛋白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血压超过21.3/13.3千帕,必须降压,可以用尼群地平。


利尿剂


感染导致的休克早期,抗感染治疗,同时要抗休克,

看看这个心电图怎么诊断和治疗



你好,考虑神经衰弱,植物神经调节紊乱导致,建议睡前避免服用可乐,咖啡,巧克力,酒,茶,规律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按时吃饭.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纤维性食物,并注意改善睡眠环境有利于减轻大脑兴奋状态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可能合并右室),可行心超以证实。下壁心肌多由右冠供血,右冠同时供应窦房结和房室结,右冠的闭塞可能影响到窦房结、房室结的传导。此心电图的早搏图像提示下壁心梗 到爱...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