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和肝胆湿热都有,吃什么药好?
茵陈五苓散 茵陈 6 白术 12 赤茯苓 12猪苓15 桂枝 7泽泻 15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龙胆泻肝汤组成 龙胆草6克 黄芩9 山栀子9克 泽泻12克 木通9克 车前子9克 当归8克 生地黄20 柴胡10 生甘草6 主治 肝胆实火上扰,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
不知道你的实际情况.这2方都是可以一用.要是你的是以脾胃湿热为重的就用前方.要是肝胆为重的就用后方.然,要是分别不出的,就用后方.因为,泻肝木能扶脾土.
另,这个药可以在药房买到中成药的.建议使用中成药. 另要注意不要吃容易上火的东西,吃的清淡些.可以泡些菊花茶喝喝.
归脾丸,有条件可以用一下保健品,我认为首选是民族品牌:无限极(中草药配方,独有的高科技功能因子),可以用长欣卫·增建口服液·钙片·灵芝皇一起服用,效果显著
用,三妙丸或龙胆泻肝丸看看.
...
“脾胃湿热和肝胆湿热都有,吃什么药好?” 的相关文章
这是脾胃湿热吗?
脾胃湿热的鉴别编辑本段 湿热证:口苦、口干、口粘、烦渴、渴不欲饮、面赤唇红、口舌生疮、壮热、身热不扬、午后尤甚、恶寒、头痛身重、厌油、不思饮食、上腹胀满、腹痛、里急后重、角膜雾状浑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玄数、濡数。
寒湿证:腕闷纳呆、恶心呕吐、喜温喜按、倦怠、大便溏薄、腰跨肢体冷痛、少腹凉感、受凉后或天气潮湿加剧、持续性钝痛、发作性加剧、夜间剧痛、苔薄白、脉沉紧、玄紧、濡缓。
二、脾胃病证突出表现为湿与滞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无物不受,邪气易袭而盘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
寒湿证:腕闷纳呆、恶心呕吐、喜温喜按、倦怠、大便溏薄、腰跨肢体冷痛、少腹凉感、受凉后或天气潮湿加剧、持续性钝痛、发作性加剧、夜间剧痛、苔薄白、脉沉紧、玄紧、濡缓。
二、脾胃病证突出表现为湿与滞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无物不受,邪气易袭而盘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
脾胃湿热治疗方法
实脾饮(《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实脾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白术12克、厚朴6克、木瓜6克、木香3克、草果3克、大腹子(即槟榔)6克、茯苓15克、干姜6克、制附子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用于脾阳不足,水湿内停,而见尿少浮肿下半身尤著、腹泻便溏、胸腹胀满,或身重肢冷。舌苔白腻而润,脉沉迟者。本方与五苓散合用也可治疗慢性肾炎水肿、心脏病水肿或肝硬变腹水之轻症而属于脾阳虚者。 ◎方 名:实脾饮(利湿之剂) 总 结:阴水 组 成:大腹皮6g、茯苓5g、白术12g、炙甘草3g、木瓜6g、附子6g、黑姜6g、草豆蔻3g、木香3g、厚朴6g ...
我老是上火.没吃辛辣的也上火..经常便秘...夏天身体燥热,很难得出汗..但是身体湿热又重.很烦恼.
阴虚的症状有这,,感觉在蒸笼里吧!!睡眠估计也不好。
你是多大了?
吃生泥鳅效果不错,只是很多人不敢吃,其实没有那么怕的,首先买回来要养几天,每天多换几次干净水,养三四天后,杀泥鳅,去头尾,肠,然后剁成泥,用个勺子将剁好的泥鳅送进嘴里,喝些温水吞下去。一天吃二条,吃二天,基本就降掉虚火了,以后吃东西就不会上火。
...
脾胃湿热的症状 脾胃湿热 口臭 脾胃湿热的症状,请问脾胃湿热的症状 是怎么样的呢
脾胃虚弱的人应该常吃一下的食物会有很大的帮助的哦。
脾虚食物大枣 脾胃虚弱者宜常食之。 大枣 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中养脾”的记载。明·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脾虚食物樱桃 性温,味甘,能补脾益气。《名医别录》中就说:“樱桃主调中,益脾气。”《滇南本草》亦云:“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凡脾气虚弱者宜食。
脾虚食物芡实 性平,味甘涩,入脾、肾经,有...
请教,脾胃和膀胱湿热能否通过拔罐来解决?
中药。八正散应该比较对症,可以清热,利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