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盗汗
您好!
盗汗是一种肾虚症可以治疗的,服用【补肾健脾丸】就会改善症状
盗汗常用的食疗方法: 1、 泥鳅汤: 用泥鳅120克,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肠脏,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每天1次,小儿则分次饮汤,不吃鱼。连服3-5天。有补气益阴之效。适用于盗汗者食用,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盗汗,功效显著。 2、 豆豉酒: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饮用,每次2汤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气,解烦热等功效。适用于盗汗者饮用。 3、 糯米煲猪肚: 每次用糯米500克、猪肚1个,把米放入猪肚内,用线结扎,加水适量,共煲1小时,调味后吃见风使舵喝汤,再将糯米晒干捣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补中益气、剑阴止汗等功效。适用治疗盗汗、自汗。 4、 红枣乌梅汤: 取红枣15枚、乌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有益气敛阴、止汗之效。连服10天,对盗汗有疗效。 5、 乌豆煲塘虱: 每次用乌豆100克、...
“怎样治疗盗汗” 的相关文章
何为盗汗?
盗汗是脾胃偏虚,血虚的根源脾的运化不足。多吃健脾的食物就能调理好身体。吃补血食物;
补血类食物有滋补人体之血的作用,宜于治疗血虚证。此类食物多味甘质腻,容易碍胃,故应用时多配用行气健脾的食物,如砂仁、萝卜等。湿证、脘腹胀满者及便稀者忌食。胡萝卜(黄萝卜、红萝卜) 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作用:养血明目,健脾补气化滞。宜于血虚肠燥便秘,脾虚食滞不化。菠菜 味甘、性凉,归胃、大肠经。作用:养血,止血,润燥。宜于血热吐血、便血,血虚肠燥便秘。虚寒证、腹泻以及尿路结石者忌食。 龙眼肉 味甘、性温,归心、脾经。作用:补益心脾,养血...
那些原因可以引起盗汗?
属于血虚者有之,如产妇及一切大失血后引起的盗汗,这是临床上常见的,除主症盗汗外,还兼有口干不欲饮,面色苍白,失眠梦多,纳呆食少,大便秘结,舌质淡,苔心厚腻,脉细数等。余在临床上自拟养血敛汗汤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一般服两剂即可明显减轻。药用黄芪生熟地 当归 丹参 白芍 白薇 地骨皮 牡蛎 首乌火麻仁等。曾治王某,产后十天,一直盗汗不止,某医院当产后感染,用大剂银翘散治疗,愈治愈甚,后又延请某医,用当归六黄汤治之,效果亦不著,且饮食锐减,余用上方两剂即止。 属气血虚弱者有之,常见中年妇女杂病之后,病程较久,经血不调...
小儿盗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你好,可能是缺钙、血钙降低,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宝宝夜惊、夜醒、夜醒,夜汗、夜间睡不安稳,瞎折腾,头颈部多汗。应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请医生分析一下我该用什么药好?
病情分析:口苦,易怒属于肝阳上亢为热象,喜暖恶冷,胃胀,泄泻属于下寒,多梦为肝火上炎扰心神所致,倦怠则是由于肝郁乘脾,脾不升清所致,盗汗则是阴虚的表现,肝郁化火,火邪伤阴。指导意见:您现在的总体情况属于上热下寒,肝阳上亢,治以疏肝解郁,镇肝潜阳,清上热,温下寒。可以用小柴胡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到健康无忧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想问大家点阑尾炎的症状
【诊断要点】(一)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典型者腹痛多自中上腹部或脐周围开始,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为持续性疼痛,有阵发性加剧。(二)右下腹阑尾点有局限性不同程度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后位阑尾可有腰大肌刺激征,人使病人左侧卧位,右大腿强度后伸,出现右下腹疼痛加剧。(三)有时可出现发烧,伴有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血中白细胞增加,中性细胞比例升高。(四)若体温升高、腹痛加剧、压痛增重及局部体症明显,可能发生阑尾坏疽或穿孔。如可触到压痛包块,则可能阑尾穿孔后,周围形成脓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