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什么是梦游症



睡行症,俗称梦游症。主要表现为从睡眠中突然起立行走、穿衣或做一些更复杂的动作,持续数分钟--数十分钟后再自行入睡,次晨对上述表现大多遗忘,若在睡行期内强行加以唤醒,可有短暂的意识模糊。 梦游范围往往是梦游者平时最熟悉的环境及惯常反复的动作,只有少数人可出现危险动作。通常出现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段的深睡期,现代医学证明,梦游的情况实际发生在睡眠中的慢波睡眠的第3-4阶段,当时也并未做梦,所以平时所说的“梦游”一词并不确切,名不副实,而应该称为睡行症,即睡中行走之意。
睡行症并不少见,具日本统计,约占人口的1-6%,多见于儿童和男性,一般5-6岁开始,每周一次,常于青少年期以后自愈,若8-15岁才发作,每周发作3次以上,则大多数不易自愈,往往成年后仍有发作。



梦游者在睡后会突然起床穿衣,外出走一圈,又回来睡下,甚至有比这更为复杂的行动。事后不能回忆,就是当时唤醒他,也不能回忆自己为什么如此做。梦游,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多于成人,多在1...

“什么是梦游症” 的相关文章

梦游症 怎么形成的?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能把握自己的情绪以至于导致自己的思维不受到控制


睡眠不足,或压力造成

梦游症有什么特征?



梦游显然是一种变异的意识状态。患者与周围环境失去了联系,他似乎生活在一个私人的世界里。他的情绪有时会很激动,甚至会说一大堆的胡话,旁边人很难听懂他在讲什么东西。他似乎在从事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往往是他压抑的痛苦经历的象征式重现。梦游结束后,患者对梦游一无所知。  DSM-Ⅲ的诊断标准 《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中的诊断标准是心理学界对梦游症的最新定义,主要包括如下五点: (1)常有睡眠中起床行走行为,通常发生在主要睡眠阶段的最初第三期。 (2)当梦游时,患者脸部表情呆板,对他人的刺激基本上不作反应,梦游...

怎样治疗梦游症



小撒1.心理治疗 ①支持性心理治疗 梦游症多发生于生长发育期的6~12岁的男孩,在排除器质性因素的基础上,多与社会心理因素、生活节奏及生长发育因素有关。因此,应首先向家属及患者解释该病的特点及发生原因,解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避免因孩子偶然出现梦游行为而引起焦虑紧张的情绪,以至使梦游症状加重。向家属及患儿解释清楚,只要发作次数不多,一般无需治疗,但发作时应注意看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对正在发作的患儿应将其叫醒或将其引到床上。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的梦游症状会逐渐减少,最终彻底缓解。 ②睡眠卫生教育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

梦游症对中学生有害吗?



夜惊与梦游症均为睡眠障碍,多见于儿童,发病率约为3%,男略多于女。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多见,青春期以后少见。夜惊发作多发生在入睡后半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2小时。  临床表现:患儿在开始入睡的一段时间后,突然惊醒,瞪目坐起,躁动不安,面部表情恐怖,呈凝视状,有时喊叫,但意识仍呈朦胧状态,同时并可表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出汗。发作时,若叫唤患儿,一般很难叫醒,患儿常常不加理睬,仍表现惊恐、哭泣或叫喊,紧张地抓住任何人,似乎继续在遭受某种强烈的痛苦,而对父亲母亲的安抚、拥抱及焦虑等视而不见,发作一般持续十余分钟...

如果说失眠和梦游症都是一种病,相对而言,哪种要更严重些啊?



希望可以帮到你:想想那些干体力活的人,他们有几个会失眠呢?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 问一下自己:一周下来有多长时间是用来锻炼身体的?我懒于锻炼身体吗?我学会放松自己了吗?我们是否应该努力锻炼一下身体?克服失眠的心理调适方法: 一、保持乐观、知足长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二、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 三、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等,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 四、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的入...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