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常用的健脾益胃方

君子之道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878d50100li4l.html 健脾益胃方
  在医学中,胃气是脾胃功能的总称,而脾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靠脾胃供给。若脾胃功能减弱,则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古代养生家特别强调“胃气”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曾说:“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黄帝内经》说:“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总之,要养生,要延年益寿,必须要保养胃气。
  [方一]
  猪肚1枚,莲子40粒,将莲子用水浸泡4小时,猪肚洗净,内装水发莲子(去心),用线缝合开口,勿令泄气,放入锅内,加水,炖煮至熟,待冷,取出莲子,单盛;猪肚切成细丝,入香油、食盐、葱姜、大蒜等调料拌匀,装盘盛之,佐餐食用。
  本方补益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乏力、身体消瘦、大便泄泻者食用。
  [方二]
  将新鲜粳米1000克置于蒸馏瓶内,加水适量,依法蒸馏,收集蒸馏液1000毫升为止,装瓶贮存备用。每次50毫升,每日3次。
  本方健脾养胃、益肺生津,可作为脾肺虚弱者的保健饮料,经常饮用。
  [方三]
  牛肉2500克,砂仁6克,胡椒15克,良姜6克,荜茇15克,陈皮6克,生姜50克,草果6克,大葱50克,食盐适量。牛肉剔去筋膜,切作大片;胡椒、荜茇、陈皮、草果、砂仁、良姜研为细末;生姜、大葱捣成汁,入诸料末加盐,调成糊状,把切好的牛肉片,放人调味糊内,拌匀,腌2个小时后取出,人烤炉中烤熟即可。或上火煨1小时,经常食用。
  本方温中健脾、益气开胃、消食,适用于脾胃虚寒,不思饮食、脘腹冷痛、满闷不舒者食用。
  [方四]
  大枣、生姜各250克,甘草]O克,食盐适量。大枣去核,生姜切片,二者焙干待用;甘草与食盐炒制后,与枣、姜研为细末,装瓶收贮备用;每次10克,开水冲眼,每日2次。
  本方补中益气、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不欲饮食或食之呕吐者服食。
  [方五]
  淮山药15--20克,鸡内金9克,小米或大米150克。山药、内金研为细末,与米共煮粥,熟后加白糖调味食。
  本方补脾胃,助消化,适用于脾虚泄泻,食少体倦。
  [方六]
  大麦芽30克,红茶3克。大麦芽加水煮沸5分钟后,滤取汤液,倒人装有红茶的茶壶内,...

▼ "民间常用的健脾益胃方" 的相关文章:

根据体质选择饮食,保护脾胃

临床上,由于先天禀赋、年龄、性别、精神意志和地理环境等不同,使体质差异跟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体质类型。医学上对体质的分类纵然繁多,但主要仍以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和阴阳五行为主,因体施养。
食疗是其中一种通过适量和合理的食物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及纠正脏腑阴阳的偏颇,从而增进健康的方法。但一旦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
所以,医生也很重视饮食,提出不少饮食养生的原则与方法。好像某些食物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如绿豆汤可预防中暑,葱白、生姜可预防伤风感冒等。合肥医院专家说,脾为后天之本,脾胃的养护必须依据体质从日常饮食出发,因为人健康与否就和脾胃有直接关系。而一旦脾胃生病很难调理,因为其是累积性的疾...

脾气虚弱推荐服用益智康脑丸



美国麻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7万余名美国绝经后妇女进行了长达6—10年的跟踪研究。调查结果显示,35%的妇女有长期便秘问题,与其他妇女相比,她们发生血管栓塞、心脏病急性发作和中风的风险较高。
在老年病门诊科室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老年脑萎缩患者和老年痴呆症患者,他们对排便反射减弱,常有便秘。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脑萎缩患者出现这种状况呢?
从中医角度来看,老年便秘是脾气虚弱、阴液不足致血不润肠所致。最主要的就是因为老年人脾气虚弱,就是脾胃的意思,消化功能弱了,这样的话,肠子的蠕动力量不足,粪便往下走的力量不如小孩了。第二个,中医讲的阴液不足,中医有个理论叫血不润肠,就是身体的水份没有了,润滑...

脾胃经脉与病证论

脾胃经脉与病证论
足太阴脾经脉,起于足大趾尖端,沿大趾内侧白肉际,过大趾本节后的核骨(半圆骨),上行足内踝前方,再上腿肚,沿胫骨内侧后方,穿过足厥阴肝经的前面,上行股内侧的前缘,直抵腹内,入属脾脏,联络胃腑,上过膈膜,挟行咽喉部,连于舌根,散于舌下。
有一支脉,从胃别行,上过膈膜,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脉相衔接。外界因素影响发病,症见舌根发硬,食则作呕,胃脘疼痛,腹内作胀,频频噫气,如果解了大便,或得矢气,就觉轻松得多,并有身体痠重症状。
【1】本经虚寒症:面色萎黄,唇干唇淡,消瘦,浮肿,四肢清冷,见舌根疼痛,身体不能动摇,食物不化,泄泻,心内烦扰,心下掣引作痛,腹痛喜按,大便稀薄或痢疾...

小儿内伤脾胃病证治

小儿脾胃疾病是临床外感病以外最常见的疾病,小儿脾常不足,喂养上应注意乳贵有时,食贵有节,若饮食不知节制,或喂养不当,过食肥甘、甜腻、冷饮及不易消化等食物,致伤脾胃生积滞之病者甚为常见,如胃痛、腹痛、厌食、腹泻、食积发热等症。脾胃损伤,内生积滞,或食积化热,或有肺脾气虚,表虚不固,又易兼感六淫时邪,故民间有“停食”“着凉”之说。对此类疾病,孔老的治疗很有次第,试述如下。
若脾胃损伤不重,积滞较轻者,仅有食欲不振,脘腹不舒,舌苔白腻,脉尚缓和者,首先是控制饮食,少食肥甘厚味,用药稍佐助消化之品,如焦三仙、炒谷稻芽、鸡内金等,三分治,七分养,以养为主,脾胃自然容易恢复。
积滞再重兼有化热之象者则...

晚上睡觉流口水有可能是脾虚

 
有人深受晚上睡觉流口水的困扰,第二天一早总是湿了枕头,有没有想过,这竟然是脾虚的症状呢?有些人晚上睡觉流口水是因为脾虚的缘故,脾主肌肉开窍于口。
 
  什么是脾虚?
  是中医名词。指脾气虚弱的病理现象。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还有什么其他症状?
  脾虚则水谷精微无以传输运化,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养,从而出现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身倦乏力、食后困倦、食少乏味;或食后作胀,大便溏泻;或...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