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化瘀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54例

健脾化瘀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54例
江西省樟树市中医院(331200)陈贱平
 
本人用自拟方健脾化瘀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5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4例中,男42例,女12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6岁,平均51岁。第一次出现腹水26例,第二次出现腹水8例,第三次以上出现腹水20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者10年。肝炎后肝硬化腹水36例,酒精性肝硬化腹水18例。纳入诊断标准:(1)既往有病毒性肝炎或嗜酒、营养不良史。(2)有食欲减退,腹胀大,肝区不适。(3)有腹壁静脉曲张或肝掌、蜘蛛痣,腹水征阳性,肝脾肿大或肝萎缩。(4)腹部B超诊断肝硬化腹水。
1.2 治疗方法  健脾化瘀利水汤组成:白术30-60克,丹参30克,茯苓30克,法半夏15克,陈皮10克,神曲10克,汉防已15克,海藻30克,香附10克,苔薄黄加苦参30克,头晕乏力加黄芪30克,腹水甚加马鞭草30-60克,腹胀甚加大腹皮10克,四肢不温加仙灵脾10克,四肢痉挛加木瓜10克,衄血加田七粉3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1.3 治疗结果  一级疗效:(腹水及浮肿完全消退;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舌脉象基本正常;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脾肿大稳定无变动或回缩;稳定3个月以上。)42例。二级疗效:(腹水及浮肿大部消退;主要症状和舌脉象基本好转;肝功能接近正常;(ALT<70IU,AST<70IU,BiL<25.6umol/L,白蛋白>32g/L,球蛋白<32g/L);肝脾大小质地稳定不变。)4例。三级疗效:腹水及浮肿有所消退,平脐腹围缩小3CM以上;症侯减轻,舌脉象有所好转;肝功能有所改善,白蛋白提高5G以上;肝脾大小质地稳定不变。)3例。无效5例。
2  体会
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臌胀范畴。《医镜》“臌胀起于脾虚气损,治之当以大补之剂培其本,少加顺气以通其滞……。”《金匮要略》“血不利,则为水,寒血凝成瘀,遂成单臌。”《景岳全书》也认为“单腹胀者,名曰鼓胀,何胀之有,此惟不善调摄,而凡七情劳倦,饮食房闱,一有过伤,皆能成贼,正气以至脾土受伤,转输失职,清浊相混,乃成此证。”由此可见,膨胀多由脾虚血瘀气滞水停所致,治疗当健脾化瘀利水。方中重用白术、丹参健脾化瘀,茯苓、法半夏、陈皮、神...

▼ "健脾化瘀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54例" 的相关文章:

[转载]滋补心脾的食疗之品——龙眼肉

原文地址:滋补心脾的食疗之品——龙眼肉作者:罗大伦 几天没有更新博客了,非常的抱歉,主要是因为这几天在北京郊区的香山脚下开会,昨天晚上刚刚回到家里。
我这个人很奇怪,其实在北京居住已经几年了,但是北京的旅游景点基本没有去过哪里,可能只是去过故宫、颐和园、大觉寺、八达岭长城,只是这四个地方,其他的什么潭柘寺、香山等等的,哪里都没有去过,我有的朋友,每周都去香山登山,把自己打扮得和旅游客一样,背着大包,手里还有两个很酷的拐杖,让我很羡慕。但是,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去过香山,这几天也只是住在山脚下的一个叫“杏林山庄”的地方开会。
最离谱的是,圆明园等很多外地游客都熟悉的地方我也没有去过,大家都...

湖北胃肠医院1脾虚胃寒的症状

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就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根据治疗方面积累的经验,脾虚胃寒的症状如下:
1、脾虚泄泻症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
2、脾虚呕吐症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3、脾虚出血...

欲成“伟哥”沦为“萎哥”

 伟哥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很多年了,效果也是一般。很多年轻人一心想着怎么壮阳。买这种补肾的补品,吃到最后,往往身体越来越糟糕。伟哥变成了萎哥。南昌94医院专家根据多年经验,在治疗性功能障碍方面有独特的技术和实践疗法。

   某医生日前接诊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该患者自认为肾脏比较虚弱,也不到正规专科医院确诊,就自作主张地滥用一种号称“超级伟哥”的补肾壮阳药品,服用一个月左右,发现药品的效果适得其反,自己反而变成了十足的“痿哥”。所以提醒广大男性朋友不可擅自购买壮阳药。
  
  还有些中年男子对性功能障碍认识存在误区,不肯到医院直面医生...

脾胃经脉与病证论

脾胃经脉与病证论
足太阴脾经脉,起于足大趾尖端,沿大趾内侧白肉际,过大趾本节后的核骨(半圆骨),上行足内踝前方,再上腿肚,沿胫骨内侧后方,穿过足厥阴肝经的前面,上行股内侧的前缘,直抵腹内,入属脾脏,联络胃腑,上过膈膜,挟行咽喉部,连于舌根,散于舌下。
有一支脉,从胃别行,上过膈膜,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脉相衔接。外界因素影响发病,症见舌根发硬,食则作呕,胃脘疼痛,腹内作胀,频频噫气,如果解了大便,或得矢气,就觉轻松得多,并有身体痠重症状。
【1】本经虚寒症:面色萎黄,唇干唇淡,消瘦,浮肿,四肢清冷,见舌根疼痛,身体不能动摇,食物不化,泄泻,心内烦扰,心下掣引作痛,腹痛喜按,大便稀薄或痢疾...

脾胃虚弱 调理有则

    脾胃虚弱是中医的概念,通俗地说就是脾胃功能不足,脾胃之受纳、腐熟、转输、运化等功能失调,影响水谷的消化吸收。脾胃虚弱患者,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养:
    适当服用药物
    中医脾胃虚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脾胃气虚者多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