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之六

第七章 病机学说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病机十九条\",是以\"五运六气\"的\"六气\"与五脏相应的理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别归属于心、肺、脾、肝、肾之疾患,风、寒、湿、热、火之疾患,病变部位是在\"上\"或\"下\"等。但必须指出:《内经》之论述病机,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病机十九条\",它与邪正和阴阳之盛衰,气血和脏腑之虚实,以及某些病证(如疼痛、痿、痹、厥、痈疽等)的病机,均有详尽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于病机学说均非常重视。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素问》及《灵枢》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热病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的进退变化;在《内经》脏腑、经络虚实的基础上,对不少病证的病机进行了阐述。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1729种病候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证候作了阐述,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病因病机学专着。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论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和\"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病机;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论述了\"邪气\"致病的病机;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阐释了\"阳有余而阴不足\"和\"湿热相火\"等病机。
  病机学说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

▼ "中医学基础----之六" 的相关文章:

脏腑辨证: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证是指临床出现眩晕欲仆,震颤,抽搐等症状的病证。多由肝肾阴液精血亏虚,血不养筋,肝阴不能制约肝阳而肝阳亢奋无制所致。根据造成肝肾阴亏的原因,临床可分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四种证型。
  1)肝阳化风:多由素体阴虚,肝阳易亢,化火生风所致,症见眩晕欲仆,头痛如掣,肢体麻木,手足震颤,舌质红,脉弦细。若突然昏倒,舌强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则为中风。
  主要临床表现:肝阴亏于下,肝阳亢于上故头重脚轻,步履不稳。肝风夹气血逆走于上壅滞络脉,则项强肢颤,“手足麻木;肝风夹痰浊上扰阻于舌窍则语言謇涩,伸舌歪斜;肝风夹痰浊蒙蔽清窍,心神被扰,则卒然昏倒,不省人...

清火养阴胶囊

【制剂名称】清火养阴胶囊
【主要成份】栀子、麦冬、菊花、黄芩、黄柏、夏枯草、牛膝、牡丹皮、地黄、赭石、金银花、玉竹、砂仁、茯苓、决明子、青蒿、甘草等。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疏肝明目、滋阴解毒。用于肝火上炎、肝阴不足所致的肝著、肝积等病证,症见头晕耳鸣,眼干涩,目赤面赤、口干苦、大便干、尿黄、急躁易怒、舌红苔黄等,慢性肝病等见上述症候者。
【方    解】慢性肝病每因湿热疫毒内侵,肝失疏泄之用,气郁化火,或恣食烟酒辛辣肥甘之物,或为素体肝阳偏旺,而见一派肝胆火旺之症,内灼肝阴,致肝体不足,终至肝火上炎、肝阴不足之证,故治以清肝泻火、疏肝明目、滋阴解毒。方中栀...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