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肛裂

一、概述

肛裂是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即排便时阵发性刀割样疼痛,便后数分钟缓解,随后又持续剧烈疼痛可达数小时,伴有习惯性便秘,便时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患也是中青年人产生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肛裂最多见于中年人,但也可发生于老人及小儿一般男性略多于女性,但也有报告女多于男。肛裂常发于肛门后、前正中,以肛门后部居多,两侧的较少。初起仅在肛管皮肤上有一小裂口,有时可裂到皮下组织或直至括约肌浅层,裂口呈线形或棱形,如将肛门张开,裂口的创面即成圆形或椭圆形。

二、病因

中国中医学文献对肛裂 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认为此病属于“痔”的范畴。《外科大成中二十四痔》的钩肠痔记有:肛门内外有痔,折缝破裂,便如羊粪,粪后出血秽臭大痛者,服生丹,外用熏洗,每夜塞龙麝丸于谷道内,一月收功。医宗金痔疮篇中记有:“肛门围绕。折纹破裂,便结者,火燥也。”
这些载形象地描述了肛裂的表现,而且又强调指出便秘是本病发生的原因。

以下是引起肛裂的原因:

 原因一:解剖因素 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门后方形成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肛提肌大部分附着于肛管两侧,因此肛管前部和后部不如两侧坚强,容易损伤;肛管和直肠形成肛管直肠角,使肛管后部承受粪便压力大等都是造成肛裂的因素。

 原因二:外伤因素 这也是肛裂原因之一。慢性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硬,排粪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有人报道,便秘致肛裂占14%~24%,但是便秘也可能是肛裂的后果,是由于病人惧怕排便所致。此外,产伤也可致肛裂,约占3%~9%。腹泻时频繁排便,肛管敏感紧缩也易损伤,反复损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

原因三:感染因素 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溃疡;肛管损伤后亦难愈合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主要是损伤合并感染所致,感染时炎性细胞可以释放溶胶原酶,阻止上皮组织再生与延伸。

原因四:缺血因素 近期有人提出肛管后正中线缺血是肛裂原因,因为肛管远端是由直肠下动脉供应,该血管穿越坐骨直肠窝,分出小支经肛管括约肌至黏膜,但多数后联合处缺乏直肠下动脉分支(占85%)。从毛细血管形态学研究也提示后正中线处内括约肌内部的毛细血管较稀疏。有人应用...

▼ "什么是肛裂" 的相关文章:

每日门诊中特殊病例-----系列之30(外院PPH术后直肠狭窄1例)

昨日就诊的患者中有1例特殊患者,是外院行PPH术后出现直肠狭窄而多次手术的病人。PPH术又称为“痔上黏膜环切术”,这是一种以肛垫病变引起痔疮这一发病机制的新认识为理论根据的新技术。PPH手术是用一种称为“PPH吻合器”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黏膜脱垂带做环形切除。PPH术对内痔、外痔、混合痔、环状痔、严重痔脱垂、脱肛等都有着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术后见效快、恢复快、无痛苦等特点。但手术中和术后发生大出血、严重感染、肠瘘、直肠阴道瘘等等严重并发症的几率较传统手术大,本例患者就是其中不幸的1例。
特殊病例简介:钱某  女  36岁
患者因安徽某医院痔PPH术后大便次数增...

肛裂的危害(肛裂怎么办)

肛裂的危害(肛裂怎么办)
肛裂是肛肠科常见疾病,是齿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了小溃疡,该病常见于青壮年。便秘、大便干结是肛裂形成的直接原因。肛裂的临床表现为疼痛、便秘和出血。肛裂是一种感染性病变,长期反复感染,可出现一系列慢性病变,因此说肛裂虽然是常见病,但是其危害却不容忽视,那么,肛裂有什么危害? 
据肛肠科专家介绍,如今,肛裂、痔疮等肛肠疾病日益多发,令很多肛裂患者头痛苦恼,特别是肛裂的持久性疼痛,更是让患者难以忍受,大多数人一提到肛裂,都会立即联想到剧烈的疼痛。肛裂可因排便而引起周期性疼痛,这是肛裂的主要症状。排便时粪块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患者立刻感到肛门的灼痛。一般情况下...

怎么确诊“肛裂”

 

  很多患者分不清痔疮和肛裂,甚至有不少患者吃痔疮药治疗肛裂,延误了治疗不说,而且导致了更严重的肛肠疾病——肛瘘。笔者期望通过此文,让更多还自认为得了痔疮的肛裂患者明确自己的疾病,并及时就医。
  细心护理防宝宝肛裂
  【肛裂症状】
  ①肛裂症状之疼痛:疼痛是初期肛裂的症状,其主要表现为疼痛剧烈,持续性剧疼,可持续加剧,数小时后可自动缓解。排便时出现此疼痛症状,其他如下蹲、坐行。
  ②肛裂症状之出血:排粪时,损伤创面,可致裂口出血。一般出血不多,粪便上染有血丝,或便后鲜血点滴,手纸带血。
  ③肛裂症状之便秘:多因患者恐惧排便时的...

肛裂治疗方法

  肛裂病因
  多由血热肠燥,大便秘结,排便过于用力,使肛门皮肤破裂,反复而发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说:\"肛门围绕,折纹破裂,便结者,火燥也。\"扼要阐述了因热结肠燥,或因阴虚津亏而致大便秘结,排便用力,使肛门皮肤裂伤,随后又继发感染,逐渐形成慢性、梭形溃疡。但也有因肛管狭窄、肛门湿疹、痔疮损伤等感染而发病。具体地讲,本病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解剖学因素:肛门外括约肌浅部,从尾骨起,向前至肛门后方。分为两束,沿肛管两侧向前围绕,至肛门前方,又相互联合。因此,在肛门前后都留有间隙。并且肛提肌的大部分均附着于肛管两侧,前后较少。可见,肛门前、后方不如两侧牢固,容易受损...

痛苦的肛门疾病炎性外痔

    目前公认炎性外痔是痛苦比较大的肛门疾病。因此,有必要探讨发病原因及病理生理过程。在对直肠颈动脉搏动与肛门疾病的研究中,发现炎性外痔内血栓分布与直肠颈动脉强度关系十分密切。
  齿线至肛缘区域即肛管皮肤部,此区有两种皮肤,括约肌间沟以上为变异皮肤,复以移行上皮。括约肌间沟以下为正常皮肤。动脉主要由起自阴部内动脉的肛门动脉,肛门动脉分三支,第一支向上,分布于肛提肌;第二支至肛门后方,分布于肛层韧带和外括约肌深部;第三支最粗大,分布于外括约肌中部。有时还有一支或有多支直接起自阴部内动脉至肛门前方,即括约肌前动脉,分布于外括约肌前部和会阴体,上述各分支一般均通过外括约肌浅、深之间达肛管粘膜下...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