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经脉与病证论

脾胃经脉与病证论
足太阴脾经脉,起于足大趾尖端,沿大趾内侧白肉际,过大趾本节后的核骨(半圆骨),上行足内踝前方,再上腿肚,沿胫骨内侧后方,穿过足厥阴肝经的前面,上行股内侧的前缘,直抵腹内,入属脾脏,联络胃腑,上过膈膜,挟行咽喉部,连于舌根,散于舌下。
有一支脉,从胃别行,上过膈膜,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脉相衔接。外界因素影响发病,症见舌根发硬,食则作呕,胃脘疼痛,腹内作胀,频频噫气,如果解了大便,或得矢气,就觉轻松得多,并有身体痠重症状。
【1】本经虚寒症:面色萎黄,唇干唇淡,消瘦,浮肿,四肢清冷,见舌根疼痛,身体不能动摇,食物不化,泄泻,心内烦扰,心下掣引作痛,腹痛喜按,大便稀薄或痢疾或泄泻清冷,或水闭于内而不能排泄,或面目一身尽黄,不能安卧,勉强站立,则股膝内侧发胀,而厥冷,足大趾不能运动。脉虚缓或沉迟。苔淡滑,寒白薄而腻。
【2】本经实热证:身重,胸脘不舒,气塞,或周身疼痛,或唇赤,肤黄,腹痛乍作,或腹满痛,少食或食易饥,小便黄赤或大小便不利。
足阳明胃经脉,起于鼻梁两旁凹陷部位,上行而左右交于鼻頞中,旁纳足太阳经脉,入上齿龈内,复出环绕口唇,交叉于唇下沟的承浆穴处,再退回沿腮下后方,出大迎穴,沿颊车,上行耳前,过客主人穴,沿发际,到额颅。
它的支脉,从大迎前下入迎部,沿喉咙,入缺盆,下膈膜,入属胃腑,联络脾脏。其直行的脉,从缺盆下行乳内部,再下挟脐而行,直至阴毛两侧的气街部。
又一支脉,从胃的下口幽门部,走腹内,下至气街部,与前脉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前外侧至足背,入足大趾次趾外侧。
又一支脉,从膝下三寸,别走中趾外侧。
又一支脉,从足面走入足大趾,出足大趾尖端,与足太阴脾经脉相接合。
外界因素影响发病,症见身上似凉水浇淅而寒战,好伸腰挺足,屡屡呵欠,额部黯黑。病发时厌见人和火光,听到木声就发惊,心里不能安静,只想关闭门窗,独居屋内。病甚就会攀登高处歌唱,脱了衣服奔走,腹胀而鸣响如雷,这叫做骭厥(骭:小腿或肋骨)。
凡本经自病,其所主的血发生病,症见疟疾,温病,因发高热而神昏发狂,自汗出,鼻流清涕或出血,口角牵掣歪斜,口唇生干疱,颈肿喉痹,因水停而腹肿大,膝盖骨部肿痛,沿侧胸乳部及气街,伏兔外缘,足背等处皆痛,足中趾不能运动。
【1】本经气盛的实热证,症见身前胸腹部都发热,胃热有余,而消烁水谷,容易饥饿,...

▼ "脾胃经脉与病证论" 的相关文章:

健脾与养生(一)

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
人体气血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穀精微。气血充足,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坚实,肌肤和毛发光亮润泽,外邪不易侵犯,身体不易发病,容光焕发,身体矫健,自然也就健康长寿。
反之,脾胃运化失常,气血化源不足,则会出现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肌肤毛发枯萎无光泽,外邪极易入侵,体内易发疾病,面色枯槁,发疏易脱,身形萎缩,多病夭横。
津液也是来自脾胃运化的水穀津微,津液和调则外可布散体表,滋养肌肤毛发,上可流注孔窍,滋养眼耳口鼻,内可滋养五脏六腑,维持正常活动,旁可充骨填髓,流注关节,使髓满骨壮,关节自如,还可化生血液,灌溉全身。
如果脾胃运化失常,则可破坏津...

补气健脾法是补气法与健脾法的总合

。补气法适合气虚人群,健脾法适合脾虚人群。

  选用补益脾气或补气升阳的食物,如糯米、大枣、饴糖、蜂蜜、鹌鹑、鲫鱼、鳝鱼、鸽肉,配伍人参、党参、黄芪、茯苓、龙眼肉、升麻、三七等食物。

  补血滋阴法

  补血滋阴法是补血法与滋阴法酌总称。补血法适用于营血生化不足、久病血虚及各种失血后之血虚证,滋阴法可以治疗阴虚休质或热病久病后阴液不足。

  补血时用花生、大枣、龙眼肉、黄芪、当归与鸡肉、猪肝、羊肉等配伍,养心安神加入人参、当归炖猪心。滋阴息风用桑椹、黑豆、鳖肉、牡蛎肉或阿胶、鸡子黄汤等。滋阴清热用梨、藕、龟肉、鳖肉、生地黄、龟板、枸杞子、桑椹等。

  补肾益精法

  适用于肾气...

办公室养生之——松肩(脾胃虚弱,面色晦暗者请进)

http://pengboshi.blog.hexun.com/25035935_d.html
 
不经常运动的人,特别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因为用电脑的缘 故,双肩容易紧张而不能松沉,乃至影响到颈椎和整个后背,好像背着重物。从外表看来,这类人双肩习惯性上耸,即所谓的“架肩”,长 此下去脾胃之气容易积滞,进而面色苍白,四肢瘦弱,抑或是虚胖,体力不佳,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些均是脾胃虚弱,气机壅滞所导致的。因为双肩为中焦气 血流通的要津,明代李橚的《医学入门》中保养导引的方法中“开关法”和“起脾法”均是用 松肩的方法以...

脾胃虚弱 调理有则

    脾胃虚弱是中医的概念,通俗地说就是脾胃功能不足,脾胃之受纳、腐熟、转输、运化等功能失调,影响水谷的消化吸收。脾胃虚弱患者,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养:
    适当服用药物
    中医脾胃虚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脾胃气虚者多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

根据体质选择饮食,保护脾胃

临床上,由于先天禀赋、年龄、性别、精神意志和地理环境等不同,使体质差异跟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体质类型。医学上对体质的分类纵然繁多,但主要仍以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和阴阳五行为主,因体施养。
食疗是其中一种通过适量和合理的食物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及纠正脏腑阴阳的偏颇,从而增进健康的方法。但一旦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
所以,医生也很重视饮食,提出不少饮食养生的原则与方法。好像某些食物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如绿豆汤可预防中暑,葱白、生姜可预防伤风感冒等。合肥医院专家说,脾为后天之本,脾胃的养护必须依据体质从日常饮食出发,因为人健康与否就和脾胃有直接关系。而一旦脾胃生病很难调理,因为其是累积性的疾...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