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患者要走出家庭氧保健治疗的误区

     
家庭保健吸氧不会引起氧中毒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氧中毒:当吸入高浓度、高流量、高分压的氧超过一定时限,氧自由基的产生大于清除时,过多的氧自由基可能造成机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通常把这种损害称为氧中毒。但是体内适量的氧自由基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它可以促进前列腺素、甲状腺素、凝血酶源、胶原蛋白、核糖核苷等的合成,此外氧自由基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正常状态下体内氧自由基产生与清除保持在动态平衡状态。
     究竟吸多少氧会造成氧中毒呢?通常常压状态下鼻导管吸氧(吸入的氧浓度约35%)连续吸15天左右、常压密闭面罩吸氧(便携式高压氧)连续吸8小时左右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在家实际应用时不可能连续吸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家庭保健吸氧是不会发生氧中毒的。

    
吸氧不会产生依赖性
     医学上所说的依赖性是专门针对某种药物的依赖性而言,特别是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更容易产生依赖。包括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两方面:所谓精神依赖是指患者对该成瘾药物的变态渴求,以其获得服药后的变态快感。所谓躯体依赖是指患者反复服用某种药物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某种病理生理改变,以致需要该种药物持续存在于体内,以求避免因停药而产生的特殊戒断症状。
     保健吸氧或氧疗显然不具备上述条件,其理由如下:第一,氧不是药物;第二,氧是人体有生以来需要长期不断从空气中摄取的气体;第三,吸氧所治疗或缓解的是缺氧症状,并不带来什么特殊的快感;第四,我们不能指望一次吸氧终身治愈,停止吸氧后又出现的以前症状实际上还是缺氧表现,并非戒断症状。总之,吸氧不会产生依赖性。

    
负氧离子发生器不能改善居室缺氧
     负氧离子:简单地说,就是捕获了一个电子的氧分子,无色、无味,可在气流的作用下转移、扩散。在正常情况下,空气分子显电中性(不带电),在宇宙射线、紫外线、微量辐射、雷击等作用下,使空气分子失去一部分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

▼ "肺纤维化患者要走出家庭氧保健治疗的误区" 的相关文章:

肺纤维化——CT滥用 癌症逼近


不可否认,CT扫描是临床常用且有价值的诊断工具,但近年有多项研究都提醒人们,过度CT扫描可增加人们的辐射暴露,带来癌症危险。

    腰疼?照个CT吧。排除肺癌?照个CT吧。在CT机“大显身手”时,人们忽略的是隐藏在其先进光环下的辐射危险。近日,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再次警示人们,过多CT扫描可使人罹患癌症的危险增加。

    T辐射是多大的问题?让我们先看这样的一组数据:

    a 自然环境对个人的辐射剂量大约是每年3 mSv;

  &n...

肺纤维化——间断治疗2年,重度肺纤维化逐步逆转



病情介绍:
董某,女,65岁,河南洛阳人,确诊为“肺间质纤维化”3年,有“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Ⅱ型糖尿病”病史。曾就诊于河南、武汉、郑州、北京等多家大医院,大量激素冲击后病情仍呈进行性加重趋势。于2007年7月29日来我院住院治疗,当时病情危重,稍一活动即呼吸困难,伴咳嗽,双下肢发软无力,行走需要有人搀扶,口干、口苦明显,无食欲,由家属抬入病房。入院后给予新鲜中药综合立体治疗及西医对症治疗近3个月,咳嗽、呼吸困难较前明显改善,可以自行走平路三、四百米。
董某间断治疗2年,...

肺纤维化朋友你知道吸烟对人体的化学危害吗?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科学实验表明,香烟中含有2000多种成分,燃烧时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香烟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1200多种化合物,其中至少有300多种化合物在不同程度对人体产生危害,还有1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害物质是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氰化物及放射性物质。
尼古丁又称烟碱,化学式为C10H14N2,它是烟草中存在的一种植物碱,为淡黄色油状液体,具有辛辣刺激性气味,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有挥发性。烟碱属于弱碱,可与酸反应生成盐,也可与植物碱试剂产生显色反应。它对人体的中枢神经有强烈的刺激和麻醉作用,少量使人兴奋,大量则会引起眩晕、呕吐甚至中毒死亡。据实验表明:一支香烟...

肺纤维化——北京301医院复查CT明显逆转

患者丁某,女,38岁,山西省乡宁县人,肺间质纤维化病史2年,分别于2008年3月5日、2008年9月13日、2008年11月17日三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拍肺部CT,呈进行性加重趋势。于2008年10月6日来我院接受新鲜中药系统治疗,于2009年1月5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查肺部CT片,结果显示:双肺间质纤维化与比前片(08-9-13)对比病变明显好转。患者目前决定春节不回家,继续坚持新鲜中药系统治疗,希望能完全逆转。             ...

肺纤维化—6分钟步行测试低血氧饱和度是预测死亡率的强有力指标

 运动后加重的气体交换功能受损,是IPF病理生理学最核心的特点,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运动后呼吸困难。所以,要想评估患者治疗和康复的结果、以及其日常生活能力,对机体运动功能的测试非常重要。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Balke发明了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的行走距离来评价机体运动功能的简便方法。1985年修改为6分钟步行试验(six-minutes walk test, 6MWT),结果报告为6分钟步行距离(six-minutes walk distance, 6MWD)。6分钟步行试验相对简单、费用低廉、重复性好[16],对肺纤维化患者病情的评价可作为一种长期监测手段,已经成为IPF患者纵向...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