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传心录》摘录
用药传心赋 引经药 治病主药诀
1.用药传心赋
用药之妙,如将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惟取其效。
要知黄连清心经之客火,黄柏降相火之游行。黄芩泻肺火而最妙,栀子清胃热而如神。芒硝通大便之结燥,大黄乃荡涤之将军。犀角解乎心热,牛黄定其胆惊。连翘泻六经之火,菊花明两目之昏。滑石利小便之结滞,石膏泻胃火之炎蒸。山豆根解热毒而治喉痹,桑白皮泻肺邪而利水停。龙胆治肝家之热,瞿麦利膀胱之淋。鳖甲治疟而治癖,龟板补阴而补心。茵陈治黄疽而利水,香薷治霍乱以清襟。柴胡退往来之寒热,前胡治咳嗽之痰升。元参治结毒痈疽,清利咽膈;沙参补阴虚嗽,保定肺经。竹叶、竹茹治虚烦而有效,茅根、藕节止吐衄而多灵。苦参治发狂痈肿,地榆止血痢血崩。车前子利水以止泻,瓜蒌仁降痰以清襟。秦艽去骨蒸之劳热,丹皮破积血以行经。熟地补血而疗损,生地凉血以滋阴。白芍药治腹疼—补而收—而烦热上除,赤芍药通血瘀—散而泻—而小腹可利。麦冬生脉以清心,上而止嗽;天冬消痰而润肺,下走肾经。地骨皮治夜热之劳蒸,知母退肾经之火沸。葛根止渴而解肌,泽泻补阴而渗利。兹乃药性之寒,投剂须当酌意。
又闻热药可以温经:麻黄表寒邪之汗,官桂治冷气之侵。木香调气治腹痛,沉香降气治腰疼。丁香止呕,暖胃家之冷;藿香止吐,壮胃脘以温。吴茱萸走小腹疗寒疼,山茱萸壮腰肾以涩精。豆蔻、砂仁理胸中之气食,腹皮、厚朴治腹内之胀膨。白豆蔻开胃口而去滞,元胡索治气血且调经。附子回阳,救阴寒之药;干姜治冷,转脏腑以温。草果消溶宿食,槟榔去积推陈。苁蓉壮阳而固本,鹿茸益肾而生精。锁阳子最止精漏,菟丝子偏固天真。没药、乳香散血凝之痛,二丑、巴豆攻便闭之屯。紫苏散风寒,子能降气;川椒退蛔厥,核治喘升。五灵脂治心腹之血疼,大茴香治小肠之气痛。此热药之主治,分佐使与君臣。
论及温药,各称其能。甘草为和中之国老,人参乃补...
1.用药传心赋
用药之妙,如将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惟取其效。
要知黄连清心经之客火,黄柏降相火之游行。黄芩泻肺火而最妙,栀子清胃热而如神。芒硝通大便之结燥,大黄乃荡涤之将军。犀角解乎心热,牛黄定其胆惊。连翘泻六经之火,菊花明两目之昏。滑石利小便之结滞,石膏泻胃火之炎蒸。山豆根解热毒而治喉痹,桑白皮泻肺邪而利水停。龙胆治肝家之热,瞿麦利膀胱之淋。鳖甲治疟而治癖,龟板补阴而补心。茵陈治黄疽而利水,香薷治霍乱以清襟。柴胡退往来之寒热,前胡治咳嗽之痰升。元参治结毒痈疽,清利咽膈;沙参补阴虚嗽,保定肺经。竹叶、竹茹治虚烦而有效,茅根、藕节止吐衄而多灵。苦参治发狂痈肿,地榆止血痢血崩。车前子利水以止泻,瓜蒌仁降痰以清襟。秦艽去骨蒸之劳热,丹皮破积血以行经。熟地补血而疗损,生地凉血以滋阴。白芍药治腹疼—补而收—而烦热上除,赤芍药通血瘀—散而泻—而小腹可利。麦冬生脉以清心,上而止嗽;天冬消痰而润肺,下走肾经。地骨皮治夜热之劳蒸,知母退肾经之火沸。葛根止渴而解肌,泽泻补阴而渗利。兹乃药性之寒,投剂须当酌意。
又闻热药可以温经:麻黄表寒邪之汗,官桂治冷气之侵。木香调气治腹痛,沉香降气治腰疼。丁香止呕,暖胃家之冷;藿香止吐,壮胃脘以温。吴茱萸走小腹疗寒疼,山茱萸壮腰肾以涩精。豆蔻、砂仁理胸中之气食,腹皮、厚朴治腹内之胀膨。白豆蔻开胃口而去滞,元胡索治气血且调经。附子回阳,救阴寒之药;干姜治冷,转脏腑以温。草果消溶宿食,槟榔去积推陈。苁蓉壮阳而固本,鹿茸益肾而生精。锁阳子最止精漏,菟丝子偏固天真。没药、乳香散血凝之痛,二丑、巴豆攻便闭之屯。紫苏散风寒,子能降气;川椒退蛔厥,核治喘升。五灵脂治心腹之血疼,大茴香治小肠之气痛。此热药之主治,分佐使与君臣。
论及温药,各称其能。甘草为和中之国老,人参乃补...
▼ "《医学传心录》摘录" 的相关文章:
感冒了?吃错药了吧……
为什么医生会是个职业呢,就是因为普通人往往很难去掌握病情,比如感冒,用错药的就太常见了。我今天就发烧了,是因为上周去肿瘤医院在楼里受凉了,最近又一直在地下室,长期阴冷,昨天吹了山风,回家就发烧,浑身酸痛。我赶紧让媳妇准备药,特别指明了要治疗风寒感冒的药。她给我用了感冒清热冲剂,夜里就发汗了,早上也不发烧了。起床,她说药没了,给我沏了一袋板蓝根,我也喝了,这个下去,就没什么效果了,今天就没什么变化。晚上我再一看,人家说明书上写着不适合风寒感冒呢。(其实,本来她还要给我双黄连呢,被我及时发现拦住了…&he...
朱德保健医 胡维勤教授是“如何给患者诊脉的”
一、“切脉”可诊查身体各个脏腑
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身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于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
中医对血液病的认识
在祖国医学这个宝库中,有些记载类似现代的血液病,今日可用它来指导中医治疗血液病的临床实践。简述于下:如急性白血病的发热兼出血症候,认为与伏邪、温病的某些证候有相似之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后世温病学家称之为伏气温病或伏邪。此乃冬时受寒,伏而不去即发病;寒邪内郁, 日久化热,至春天阳气开泄,或因风寒触动伏邪,导致爆发。发病急,热势盛,常兼溲血、下血或衄血等症。此外,温病学说中的温邪、湿热所出现的临床症候, 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热、出血证候亦相近似;所不同的是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液中绝大多数可见白血病细胞。吴鞠通《...
中医五行
中医五行 自古以来,中国先贤把五行理论巧妙地运用于医学领域,以五行辩证的生克关系来认识、解释生理现象,尽力适应内部自然规律以养生,努力掌握人体运行机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无比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一)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①归类法: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等。例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以方位配属五行,则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
医学传心录
写在卷首先将抄本传心录一册(共计八十七章)开首十三章先读熟。
用药传心赋一篇,读之药性大概便知矣。
治病主要诀一篇,读之即知每病主药。
引经药二行,盖百病各有经络,药材众多,非所引药,则众药无所依归,反
致生害,譬如同众拜客,无人作引,终不能入其室中,所谓无针不引线也。
诊脉传心诀,读之则知脉之名体,轻重缓急虚实表里。
诊脉总要一条,读之举手按脉,即知其病症矣。
三部总看一条,读之则知三部相同之脉,便知犯何病症矣。
发言须当理一条,读之则知问病之法。
汤头歌要旨五章共五条,如脉息略明,病状已得,药性初知,而不知古人一定之方,随时加减,是舍绳墨而意裁曲直,弃权衡而手揣轻重,终于错谬,盖古人定方...


dbg19861116
twffcu520
j2eebegin
ajinuo
jzsshzh
freeair00926
bns
wu540642448
sy631683944
yangyucheng61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