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长在喉咙处怎么办?

口腔溃疡长在喉咙处怎么办?喉咙处长溃疡,吃饭喝水都受刺激,疼痛难忍,这该怎么办好呢?喉咙溃疡要找最快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北京华康中医医院的杜宏宇主任为患者推荐最快的治疗喉咙溃疡的方法。
◆杜宏宇主任推荐口腔溃疡的中药药方◆
 中医药“吴茱萸”治疗口疮药方【主治】
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远风邪,开腠理,咳逆寒热。利五脏,去痰冷逆气,饮食不消,心腹诸冷绞痛,中恶心腹痛。霍乱转筋.胃冷吐泻腹痛,产后心痛,治遍身麻痹刺痛,腰脚软弱,利大肠壅气,肠风痔疾,杀三虫。杀恶虫毒,牙齿虫鬼魅疰气。下产后余血,治肾气、脚气水肿,通关节,起阳健脾。主痢,止泻,厚肠胃,肥健人。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开郁化滞,治吞算,厥阴痰涎头病,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1.吴茱萸30g,醋30mL。将吴茱萸研成细粉,用醋调成糊状,涂两足心涌泉穴,每日1次。2—3次痊愈。
2.吴茱萸9g,炮姜9g,木鳖子3个。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水调匀,贴脐上,以纸盖之。口疮又名口疳,是指口腔黏膜上生黄白色如冠大的溃点,有虚实之分。
3.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亦治咽喉作痛。
中医药 “五倍子”治疗口疮药方【主治】
齿宣疳,肺脏风毒流滥皮肤,作风湿癣,瘙痒脓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肠虚泻痢,为末,熟汤服之。生津液,消酒毒,治中蛊毒、毒药。口疮掺之,便可饮食。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乌须发,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1.五倍子6g,冰片1g,研为细末,敷于患处。
2.五倍子粉10g,雄黄6g,白矾6g,寒水石6g,75%酒精100mI,浸泡,外擦。
3.五倍子,焙,研末,以醋调涂四围。
◆彻底根治口腔溃疡◆
北京华康中医医院推荐技术:
★三联基因缓释库疗法★
中国中医药研究中心北京华康中医医院口腔专科医院独创了“三联基因缓释库疗法”,成功地研制出了集抗病毒、抗感染、提高免疫功能,对治疗口腔溃疡(白塞氏病、扁平苔藓、慢性唇炎、灼口、干燥综合症等)口腔黏膜慢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以上就是杜宏宇主任介绍的口腔溃疡治疗的中药药方两则。杜宏宇主任说还有更多的治疗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
  &nb...

▼ "口腔溃疡长在喉咙处怎么办?" 的相关文章:

中药学---之五

第十五章  开窍药 
 
  凡以开窍醒神为其主要作用的药物,即称为开窍药。
  开窍药物,均为辛味,且具芳香之气;性以温性为主,个别药物亦有凉性者。以归心经为主。有通关开窍,启闭回苏的作用。
  本类药物,主治闭证神昏之症。尤多用于温病热陷心包、痰浊蒙蔽清窍之神昏谵语,以及惊风、癫痫、中风等卒然昏厥、痉挛抽搐等症。
  神志昏迷有虚实之别,本章药物只宜用治闭证神昏之症,且以寒闭为主。若属热闭则须配伍清热解毒之品;若兼惊厥抽搐者,还须配伍息风止痉药物。
  本类药物,辛香走窜,易耗伤正气,故只为救急、治标之品,只宜暂服;又因本类药物气味辛香,其有效成...

彭子益-儿病本气篇-相关片段摘录

 
儿病本气篇节录(将具有总体意义的片段节录,供参考)

内热与内虚
小儿咬牙夜烦、夜啼、夜咳、尿多、大便屎烂、便后下白物如熟藕粉,皆属内热。若服凉药,必生他弊。方用白糖绿豆沙热食,养胃益阴,其热自平。此经验最良之方也。内热者,睡着后、饭后两腮不发红色。若睡着后、饭后两腮发红,左右不匀,是为内虚,须服十全大补丸三五分诸证乃愈。睡着与饭后两腮发红者,睡着生相火,饭后则胃中生阳。相火与阳生而不能藏,则浮而出现于面。荣卫的气血不足,中气又虚,不能运化,不能使左右的荣卫升降调和,故左右的红色偏多偏少也。平日面红亦是中虚。

阴虚
小儿阴虚,此先天禀赋使然。其脉沉而不起,涩而不滑,面无...

少林禅医:中成药玉屏风散可以提高宝宝免疫力

        少林禅医:中成药玉屏风散可以提高宝宝免疫力    

大蒜的药用偏方

(一)治脚(腿肚)转筋:急将大蒜磨脚心《摄生众妙方》
大蒜50克,加点盐砸如泥,擦脚心至发热止,同时以细纱布包蒜泥,敷在肚脐上,可减少痛苦,迅速好转。
(二)治寒疟,手足鼓颤,心寒面青:
1)独蒜一枚,黄丹半两。相和,同捣一千杵,丸如黑豆大。未发时以茶下二丸。(《昔济方》蒜丸)
2)大蒜75克,辣椒叶60克。将大蒜同辣椒叶同煎煮取汁,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4小时各服一次,连服数次即可见效。
(三)治食蟹中毒
食蟹中毒呕吐、腹痛、腹泻,重者有生命危险,一是急到医院治疗,二是可立即取大蒜砸成泥,取蒜汁饮下,还可以加入姜汁同饮效果更佳。
(四)治鼻衄不止,服药不应: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钱大...

刘氏小儿推拿 介绍

 小儿推拿刘大夫,从事小儿推拿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小儿推拿经验,对于小儿的常见病都有非常好的疗效。
小儿推拿的对象一般是指6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治疗范围比较广泛,如泄泻、呕吐、疳积、便秘、脱肛、发热、咳喘、惊风、遗尿、肌性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证。
  作用:增强小儿机体各项功能;缓解、解除小儿病痛;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每当我们可爱的宝宝生病或不适时,做父母的我们都非常担心。不知该怎么做才好,选择打针吧,担心副作用,选择吃药吧,小孩觉得难吃,又不能很好地配合。有时都不知所措。别担心!小...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