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电子结肠镜能检查哪些疾病

相关文章: 1、日本OLYMPUS电子结肠镜 明察秋毫 2、无痛电子肠镜是肠道的千里眼            无痛电子结肠镜能检查哪些疾病:
      电子结肠镜是目前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最佳选择,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如癌、息肉、溃疡、糜烂、出血、色素沉着、血管曲张和扩张、充血、水肿等,图像清晰、逼真。电子结肠镜还可以通过肠镜的器械通道送入活检钳取得米粒大小的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化验或其它特殊染色,对粘膜病变的性质进行组织学定性,如炎症程度、癌的分化程度等进一步分级,有利于了解病变的轻重,指导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或判断治疗效果。通过肠镜器械通道还可对结肠一些疾病或病变如息肉、出血、异物等进行内镜下治疗。 无痛电子结肠镜适应范围:
      杭州肛泰医院开展的电子结肠镜检查已不像过去人们想象的那样痛苦,真正进入无痛时代,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相当广泛,凡属于下列情况而无禁忌症者均可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2、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
 3、原因不明的腹部肿块,不能排除大肠及回肠末端病变者。
 4、原因不明的下腹疼痛。
 5、疑有良性或恶性结肠肿瘤,经X线检查不能确诊者。
 6、疑有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7、钡剂灌肠或肠系检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8、结肠癌手术前确定病变范围,结肠癌、息肉术后复查及疗效随访。 
  9、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  
     无痛电子结肠镜技术优势:
 
    1、灵巧的一体图像处理装置/光源
    电子结肠镜的电子内镜系统的核心是图像处理装置。外形小巧、内置光源的内镜视频处理装置。明显简洁化,完全一体的设计,减少电缆线,置于专用台车,既节省空间又整洁美观。方便的双插头接口,接头只需简单一插,即可完成与内镜图像处理装置和光源的连接。
 
    2、准确容易的观察...

▼ "无痛电子结肠镜能检查哪些疾病" 的相关文章:

结肠痉挛

    结肠痉挛临床表现临床症状较一般常见型巨结肠为轻。约有半数在1岁以前发生便秘,另一半则在1~2岁甚至到10岁便秘才明显。初期为间歇性便秘,以后为顽固性,必须塞肛门栓或灌肠方能排粪。一般患儿全身情况良好,并发症少,只有少数病例有腹胀。直肠指检时,手指要通过痉挛段进入空虚扩大的肠腔。钡剂灌肠可见痉挛狭窄段仅占直肠末端的几厘米,在其上段肠腔有明显的扩张。但经过2周的灌肠排粪后,扩张的肠腔可以明显缩小。要肯定诊断,可做直肠活检,证明痉挛狭窄肠段肌间神经丛细胞缺如。   结肠痉挛节段性肠痉挛型巨结肠症本病特点为仅结肠某一段无肌间神经节细胞,病变段上下肠壁均...

什么是结肠息肉-杭州新城医院治疗肠道疾病

什么是结肠息肉  
杭州新城医院肛肠科专家提示:什么是结肠息肉      近来针对有些朋友不懂什么是结肠息肉,为此杭州新城医院肛肠科,特别预约医院专家来为大家谈谈,通常:     结肠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结肠粘膜表面病变的总称。在胃肠道息肉中,以结肠息肉最为多见,尤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甚。根据息肉的特征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等。
  
  各类息肉特征

  1、 幼年性息肉:约9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男孩为多见。外观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90%生长于距肛门25厘米的范围内,直径多数小于1厘米,绝...

肠粘连的中药治疗??肠粘连引起肠梗阻怎么办??

      
腹腔内发生感染后炎性渗出,纤维素沉着于腹腔、网膜或肠壁,形成结缔组织机化而造成粘连。目前对肠粘连的治疗主要是灌肠,胃肠减压,严重者再次实施手术,但是仍是避免不了再次粘连的发生。肠粘连的中药治疗怎么样?肠粘连引起肠梗阻怎么办?
 
肠粘连中医属肠结、腹痛。病机为腹部手术,致血络受伤,腹中瘀血,气机不利,“不通则痛”,故而腹痛,腹胀,大便不畅;瘀血积而化热故口苦。肠粘连的中药治疗给予活血化瘀理气,则瘀血化气机通腹痛止,即“通则不痛”。且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所以在化瘀理气论治基础上,结合通法,使瘀血得除,腑气...

结肠癌早期有哪些症状?

因为早期结肠癌的症状: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5%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而你粪便不稀不干,较细条。所以你应该不是早期结肠癌。如果还是不放心的话,你可以去做一下有关这方面的检查。以进一步的确定自己的情况。
考虑有无结肠癌的可能:①近期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排便不畅)、持续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②粪便变稀,或带有血液和粘液;③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④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或体重减轻等;⑤腹部可扪及肿块。
  &n...

腹内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腹内疝发生的原因,提高腹内疝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68例腹内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证实为盲肠旁疝1例;毕II式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后输出段空肠疝入输入段空肠与横结肠系膜间隙6例,其中发生肠坏死1例,行疝复位、肠切除吻合后治愈;Miles术后盆底腹膜裂开所致内疝4例;降结肠造口术后降结肠与侧腹壁形成的间隙致内疝6例;大网膜与乙状结肠造口肠壁粘连形成内疝1例;因手术、腹腔炎症引起的粘连与腹膜、卵巢、膀胱、子宫、肠壁或肠与肠之间的孔隙改变形成内疝50例(73.5%),其中肠坏死3例,行疝复位裂孔修补、粘连松解、肠切除吻合后治愈。...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