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几个常见问题
猝死的几个常见问题
针对读者对心源性猝死的几个常见问题,我们请专家作以解答。
问:哪些检查可以确诊心律失常?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主任黄德嘉答:很多心律失常的病人主要感觉是心慌,要确诊心律失常,主要靠心电图。但心律失常不是总发作,都是间歇性发作,为了捕捉到心律失常的发生,需要特殊的检查方法,比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就是说,如果这个病人有心慌的病史,要给他戴一个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仪器会把24小时之内的心跳全部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回放,这样能够捕捉到一些心律失常。
还有很多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能一两个月才犯一次,例如房颤,发作时可能会感觉非常不舒服,心跳很快,这时候要尽快去医院,或者打120,让医务人员到现场进行心电图检查,这样能够确诊病人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心律失常。此外,目前还有远程心电监护,也可以帮医生捕捉到少见的心律失常。
问:对于猝死的高危人群,有哪些预防措施?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黄从新教授答: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针对有危险因素的病人,比如发生过心梗的人,内容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坚持适量运动、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等。如果曾经有过心跳骤停史,被抢救过来,或是临床上已经有恶性心律失常的记录,这部分人群要预防再次发生心脏停跳,就是二级预防。到目前为止,二级预防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体内除颤器,它可以识别恶性心律失常,做出针对性的电除颤,把异常心律纠正过来,避免猝死。
问:哪些人需要植入体内除颤器?
黄德嘉答:第一类是心梗后有心衰的病人,或心梗后心功能不好者。第二类是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比较多的病人。第三类是曾经有过心跳骤停,经抢救后活过来的人。第四类是心电图已经证实患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或者室颤的病人。第五类是有猝死家族史,本人又有冠心病、糖尿病等,不要等到出现心律失常再去治疗。第六类是有几种病,比如Brugada综合征、肥厚性心肌病等。上述人群都应该植入体内除颤器。
&nb...
▼ "猝死的几个常见问题" 的相关文章:
体检防猝死,这事还靠谱
现在的学生体质普遍下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期,针对学校体育活动中学生猝死事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河北省要求加强校园体育活动卫生监督与管理工作,保证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防止学生隐瞒不报病情给自己和他人健康带来隐患。河北省教育厅下发的通知要求各类学校严格入学体检制度并保证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这一项通知,我是觉得不错。
现在的孩子们体质下降很严重。可能是因为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们很难像原来的孩子那样跑到野外去玩耍,现在孩子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往室内发展。而且由于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面临升学就业等众多压力,家长们宁愿把孩子的空余时间安...
骄子猝死,谁之责?
骄子猝死,谁之责?盛夏的7月,原凤凰网总编辑、现百视通首席运营官吴征因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享年39岁。他的离去虽然让人扼腕叹息,可并没引起许多“健康人”的注意。但是,自2010年1月以来的19个月内,知名上市公司或企业中,离世的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多达19名,包括德尔惠股份创始人兼原董事长丁明亮、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成都百事通总经理李学军等,而因癌症和心脏病离世的比例高达63%......这足以震撼“健康人”的心灵!
&nb...
中国每年猝死54.4万人 五个诱因让“死神”降临
飞车跨黄河的柯受良、著名影视剧作家梁左、画家导演陈逸飞、毛泽东特型演员古月、小品演员高秀敏、相声大师马季、年仅28岁的浙江卫视女主播梁薇……近几年,这些曾带给我们多少愉悦和感动的人,一个接一个因为猝死而离去。今年8月,“中国心脏大会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2010”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兼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华伟指出,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达到54.4万,男性猝死发生率高于女性。54.4万,相当于中国一个小城市的人口总和,这让中国心脏性猝死总人数位居世界之首,远远超过美国每年30万—40万的死亡数字。在所有猝死的人中,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据统计,还...
侯耀文之后的警醒 防猝死之五大要点
侯耀文之后的警醒 防猝死之五大要点 中年人最易猝死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猝死呢?柯元南告诉记者,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是40—50岁,其中,男性猝死风险是女性的4—5倍,但女性在绝经后患病风险会增加。
“此外,无论男女,猝死的发病年龄都呈年轻化趋势,30岁就猝死的比例正在增加。”曾庆说,去年夏天,一位23岁的小伙子在体育课上突发心脏骤停死...
胃痛背痛是心脏猝死前兆
不少患者忽视胃肠或颈背不适等心脏病发作前兆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引发猝死
6月23日下午,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猝死,享年仅59岁。噩耗传出,令人扼腕!加上半年前辞世的相声大师马季,短短半年时间,已有两位人们热爱的相声演员猝死,而夺走他们生命的杀手,竟然都是心脏病!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同果说, 50岁以后的男性本来就易患心源性猝死,如果到了这个年龄段还不警惕身体发出的警讯,像以前一样一心工作、情绪变化大,加上近来天热睡眠差,很容易诱发心脏病突然发作。
50岁前男性患冠心病风险高于女性
吴同果指出,美国每年有30万人死于突发性心脏病,我国则远...


iyizi
lxwtsqr
wudzyyh
dengzim
jibbasbrkx
wjjjjwqtfqw
zxfjava2009
ProgramArtist
zycwh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