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什么如此难治

子宫内膜异位症成为妇科临床难治病,主要由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可能是经期时,经血中含有的活性子宫内膜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腹腔,种植于盆腔而发病;由盆腔腹膜、卵巢 生发上皮在某些因素影响下,衍化为子宫内膜样组织而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经淋巴及静脉播散而种植;可由免疫功能异常和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而诱发。上述说法均无法解释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全部原因。
  (1)子宫内膜异位症难治在于它是属一种性激素依赖性疾病,与妇女的雌、孕激素及其受体水平相关,只要卵巢存有功能,异位的子宫内膜呈周期性变化,病变部位会出现反复出血、增殖,形成粘连与纤维化,在卵巢部位常出现所谓巧克力囊肿或在盆腔部位产生触痛性结节等。药物治疗可一时性干扰卵巢功能,甚至造成闭经 ,症状得以缓解。但一旦停药,卵巢功能又恢复正常,异位病灶又出现周期性变化,病痛又死灰复燃,所以难治点在于它易复发,难根治。
  (2)子宫内膜异位症难治还在于以30~40岁妇女患者居多,正值女性性激素功能旺盛时期,病情难以控制。有时,为了达到治疗目的,药物可造成卵巢功能阉割,出现围绝经期系列症状,如闭经、潮热、出汗、心慌、易怒、性欲 减退以及发胖,造成对女性生理 的不良影响,长期治疗是不可取的。
  (3)难治点还表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虽是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出现相应受累器官的错综复杂的临床症候,难以鉴别和治疗,如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出现腹痛 、腹泻,甚至周期性少量便血;异位内膜侵犯膀胱或输尿管,出现尿痛、尿频及血尿等。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不明,治疗困难,后果严重,成为妇科临床棘手的问题,现已成为中外妇科专家研究 攻克的热点课题。
更多咨询:
北京国济中医院妇科:http://www.chinafuke.com
我的QQ: 915682182
我的邮箱:
在线咨询:
专家咨询热线:010-63977689  ; 400-6500-278  (免长途费)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什么如此难治" 的相关文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由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于子宫体腔内壁以外部位引起的疾患。异位子宫内膜虽可生长在远离子宫的部位,但绝大多数病变出现在盆腔内生殖器官和其邻近器官的腹膜面,故临床常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那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机制是什么呢? 
 
 
天津华山医院妇科专家表示,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发病理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有下列几种学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饮食要求
 
 
1、种植学说
 
 ...

【264特色】“格赛特”腹腔镜微创术治精囊肿瘤不伤“生”、防止复发

50岁以上以癌症多见,50岁以下则以赘瘤多见。接诊的主任医师冯威福教授组织全科进行病案讨论,当真仔细地研究手术实施方案,考虑到肿瘤太大(影像检查肿瘤有成人拳头大小)并且同膀胱粘连紧密,做好了“格赛特”腹腔镜微创术的预案。




    2、放疗以及雌激素联合治疗难见实效  固然可以进步疗效,但雌激素的剂量选择、用法和有无副作用等,是要根据病情性质、患者的春秋、体质的差异来决定。此外,精囊肿瘤压迫可引起会阴部痛苦悲伤、睾丸痛苦悲伤、贫血、消瘦等症状,并且也会类似前列腺癌般发生远处转移。在经由冯教授等医师的精心策划下,经由“格赛特”腹腔镜微创术治...

[原创]三种学说解释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 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发生的理论还有: ①淋巴播散学说。认为子宫内膜可经淋巴道播散,先后有人发现宫旁淋巴结及髂内淋巴结中含有子宫内膜组织。但这一学说的弱点在于区域性淋巴结中央很少见到内膜组织,常发部位也不符合正常的淋巴引流; ②血流播散学说。根据文献报道,在静脉、胸膜、肝实质、肾脏、上臂、下肢等均曾发现过异位的子宫内膜。一些学者认为最大可能是内膜经过血流播散至上述组织、器官而致,且曾在兔肺内引起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但有人认为这些情况,虽可能是通过血行播散所致,但局部化生这一因素仍不能排除,因胸膜亦由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在胚胎期产生胚芽及中肾管时,有可能发生体腔上皮异位...

直击胰腺癌转移四大路径

胰腺癌确诊时,只有少数患者病灶局限,多数已发生转移,其中一半以上转移至肝脏,另有肠系膜转移,或侵犯十二指肠。胰腺癌是怎么转移的呢?
胰腺癌主要是通过直接浸润、淋巴结转移,沿神经鞘蔓延和血道播散发生转移的。
胰腺癌直接浸润转移。胰腺癌早期癌细胞可直接侵犯邻近的胆总管下端、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肠磊膜上血管。胰腺癌晚期通常癌细胞浸润腹膜后纤维脂肪组织、小网膜囊、十二指肠、胃后壁等,癌肿与所受累的组织广泛融合连成一团,形成较大肿块,固定于腹腔。胰体及胰尾部肿瘤侵犯腹膜、大网膜后发生广泛的种植性转移并产生血性膜水。
胰腺癌淋巴结转移。胰腺富含淋巴组织,淋巴结转移发生较早。位于胰头部的癌肿淋巴结及肝胆...

胰腺癌转移有哪些途径和特点?

胰腺癌患者转移扩散是其晚期最常见的病情之一,少数会在早期也会发生。腺癌的转移途径主要是淋巴结和直接浸润,其次为血道播散及沿神经鞘蔓延。胰腺癌确诊时,大约仅10%患者癌肿仍局限于局部,90%的患者已发生转移,其中50%以上转移至肝脏,25%肠系膜转移,20%以上侵犯十二指肠。 那么,胰腺癌转移途径及转移特点有哪些呢?
胰腺癌转移途径         1、直接侵润。胰内扩散,多数胰腺癌早期即可穿破胰管壁,以弥漫浸润方式沿小叶内淋巴管向胰内转移,并向周围组织浸润、转移。胰周组织的浸润,前方浸润胃及结肠,后方浸润门静脉、下腔静...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