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杀的承诺
早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深圳富士康工人自杀的个人观点的文章。最近,在网络世界,我又看到一则怪异的报导。在为苹果代工生产iPad和iPhone的工厂里,工人们被要求签承诺不自杀的协议书。
以下是网络信息的来源:
http://equalmoney.org/2011/05/chinese-ipad-factory-workers-have-to-promise-not-to-commit-suicide/
http://www.ifans.com/forums/showthread.php?t=341697
http://www.mac-forums.com/forums/apple-rumors-reports/237131-anti-suicide-clause-chinese-contract-laborers.html
我必须承认,我看到这个报导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否是虚假信息。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个报导是真实的,又是令人悲伤的。
这里的悲伤原因出自多方面,最起码有一点:原本可能出于保护工人的初衷根本没有达成的机会。
自杀的人往往有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从临床的角度来看,他们一般都有非常严重的抑郁倾向,而且往往都有一段时间。他们往往感觉压力过大而且伴随着孤独感和不被理解的感觉。
任何有过心理学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人在做自杀这样的重大决定的时候,他/她当时的心理状态,你是无法用签过的合同来喝止的。尽管有些人在签合同的时候是认真的。
令我感到悲伤的另一个原因是这家要求工人签约的公司会凭此认为自己已经尽到保护工人的义务。合同里的这个条款在我看来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在出事之后,有人会指着合同说“看到了吗,我们试图阻止。”。
令人悲伤的还有那个签约的工人,他/她会不断地问自己“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环境,竟然要人做这样的承诺?”而最让人沮丧的是,当有些工人在承受到压力之后,会突然回忆起合同当中的这个条款,然后有“这就是他们说的”这样的感觉。会有人以违约(自杀)的方式来惩罚自己的公司。
最令人悲伤的是,公司非但据此忽略改善的可能,这个合同还有可能在帮助组织里的主管和员工获得正处在自杀边缘的信息方面无所作为。
一般来说,自杀的人会对此做出考虑。自杀可能会突然地、应激地发生。但是,自杀也是有事前警号的。这些警号包括:
生理线索:
l &n...
以下是网络信息的来源:
http://equalmoney.org/2011/05/chinese-ipad-factory-workers-have-to-promise-not-to-commit-suicide/
http://www.ifans.com/forums/showthread.php?t=341697
http://www.mac-forums.com/forums/apple-rumors-reports/237131-anti-suicide-clause-chinese-contract-laborers.html
我必须承认,我看到这个报导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否是虚假信息。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个报导是真实的,又是令人悲伤的。
这里的悲伤原因出自多方面,最起码有一点:原本可能出于保护工人的初衷根本没有达成的机会。
自杀的人往往有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从临床的角度来看,他们一般都有非常严重的抑郁倾向,而且往往都有一段时间。他们往往感觉压力过大而且伴随着孤独感和不被理解的感觉。
任何有过心理学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人在做自杀这样的重大决定的时候,他/她当时的心理状态,你是无法用签过的合同来喝止的。尽管有些人在签合同的时候是认真的。
令我感到悲伤的另一个原因是这家要求工人签约的公司会凭此认为自己已经尽到保护工人的义务。合同里的这个条款在我看来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在出事之后,有人会指着合同说“看到了吗,我们试图阻止。”。
令人悲伤的还有那个签约的工人,他/她会不断地问自己“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环境,竟然要人做这样的承诺?”而最让人沮丧的是,当有些工人在承受到压力之后,会突然回忆起合同当中的这个条款,然后有“这就是他们说的”这样的感觉。会有人以违约(自杀)的方式来惩罚自己的公司。
最令人悲伤的是,公司非但据此忽略改善的可能,这个合同还有可能在帮助组织里的主管和员工获得正处在自杀边缘的信息方面无所作为。
一般来说,自杀的人会对此做出考虑。自杀可能会突然地、应激地发生。但是,自杀也是有事前警号的。这些警号包括:
生理线索:
l &n...
▼ "不自杀的承诺" 的相关文章:
11刀自杀不可疑,不信的来看看
最近关于11刀的帖子和评论不少,所以还是想说一下吧。
在正式开始之前,说明几点:
1、所有的观点之基础是新闻稿。我没去过现场,也不是当事人,所以只能从新闻稿处获得信息。无论是官方的新闻发布,还是家属民众的质疑,暂时我都认为是客观真实的描述。
2、我在十多年前修过法医课程。现已基本淡忘至尽。所以,在接下去的分析中,多是凭片段记忆和印象分析和书写。如有错误,敬请批评指正。
3、本文纯是技术层面分析,不涉及任何政治观点。
接下去,正式开始:
一、11处刀伤的报道情况
首先引用更详尽的一种描述:“经尸体检查,谢业新身上共有11处刀伤。其中脖颈处有4处刀伤,脖子上一伤口长达17厘米,气管和喉管都被...
【案例分析】男孩服“异维A酸胶丸”治青春痘 容貌性格大变终自杀
男孩服“异维A酸胶丸”治青春痘 容貌性格大变终自杀 中国新闻网 2010-07-15 12:37:28一种药物 在美国标注引发“抑郁、幻听、自杀”,而国内的说明书仅有“精神症状、抑郁”
一个男孩 长期服用这种药治疗“青春痘”,容貌大变、性格大变,最终自杀;父母状告药厂,获赔55000多元
23岁的骁骁(家人对其昵称)家境优越,大学毕业后进入(江苏)宿迁一家医院,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医生。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男孩却在一个夜晚从高楼上纵身跳下,不治身亡!
悲痛欲绝的骁骁家人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种治疗“青春痘”的药。通过大量的调查,并经过美国朋友的帮忙,终于发现了儿子自杀的秘...
自杀背后的社会问题(下)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db6f17774ad3337d
自杀背后的社会问题(下)/ CoChina
2010-07-09 23:50 |
此文是Co-China论坛主办的第11场活动“突发事件报道工作坊”第三部分的文字稿,此文版权归Co- China论坛所有,个人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和 Co-China论坛活动文字稿,媒体转载请发电邮至:co.china.online.email@gmail.com
第三节:自杀背后的社会问题(下)
...
海鲜配啤酒与自杀 -柳州解放军158医院骨科中心
入伏以来,食欲欠佳,海产品的鲜美和大多数海产品的寒凉性质,自然是夏季最值得选择的佐食菜肴;而烈日炎炎,喝上一杯清洌凉爽的啤酒,该是多么惬意啊!因而,近年来,海鲜配啤酒这对搭档就顺理成章地走进了众人的夏日生活,甚至在一些城市兴起的“啤酒节”上,海鲜配啤酒、烤肉串配啤酒似乎成了特色美食黄金搭档的形象代表。可惜,它们在为人们带来诸多食欲乐趣的同时,也把健康隐患带入了人的机体。要想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两组食物名单。
每100克食物中含嘌呤50~150mg的食物(含嘌呤较高的食物)
 ...
自杀的驱动力由什么引起?厌食症验证自杀理论
在2006年底和2007年初的几个月,有一名网名为Kristi4的妇女成了厌食症讨论社区的最知名会员。作为生活杂志网一个博客的管理员,她曾给予人们忠告和鼓励,并坦率地写出自己的思想斗争。到了后来,一个星期五的夜晚,在一连串说明她正在计划做的事情后,Kristi4服用超剂量的处方安眠药、肌肉松弛剂和止疼药自杀了。她的死只是所有心理学统计的一个悲剧数据点而已。人们早就知道,厌食症在心理疾病中死亡率最高:患厌食症的病人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死于与该病有关的原因。但是,现在人们只是知道,很多厌食症病人并不是饿死的,而是自杀。厌食症病人自杀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群的50~60倍,没有任何一种疾病人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