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黄疸需看外科?怎么检查?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内外胆道阻塞或狭窄所致的黄疸,因此病一般需外科治疗,也称“外科性黄疸”,它可由胆道各种良、恶性病变引起,以梗阻上端胆管的扩张为主要特征。当胆道发生梗阻时,为缓解胆道内压力的升高,首先发生胆道系统代偿性扩张,24-48小时后出现巩膜或皮肤黄疸。因此,判定“胆道有无扩张”是明确胆道有无梗阻的关键。
在检查胆道有无扩张的影像学方法中,超声最为方便、迅速、廉价、无创伤,准确率可达90%以上,对于有经验的医师做超声检查准确性甚至可以达到100%。所以,超声被认为是检查胆道有无梗阻及初步判定病因的首选检查方法。CT、核磁共振胆道成像(MRCP)检查亦无创伤,能为临床医师提供胆道疾病的客观依据; 但因其费用较贵,常被用于进一步明确梗阻部位及定性检查。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经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检查(ERCP)虽然可以帮助判定胆管有无扩张,但因其有创伤性,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而是用来帮助进一步明确梗阻的部位、性质,以及作为某些疾病的治疗手段。在化验检查方面,可发现血清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升高,尤其是直接胆红素的升高与胆道梗阻的轻重明显相关,转氨酶可与胆红素的升高平行,提示肝细胞不同程度的损害。碱性磷酸酶和丙氨酰转移酶也是判定胆道梗阻、胆汁淤积较敏感的指标,但对活动性肝炎病人合并胆道梗阻时,单从血清酶学检查很难分辨出内、外科黄疸。
▼ "什么样的黄疸需看外科?怎么检查?" 的相关文章:
打母乳性黄疸可以打预防针吗
打母乳性黄疸可以打预防针吗
先治疗黄疸,因为有些预防针是通过肝胆代谢的,而有些黄疸的病变一般出在肝胆,所以建议积极治疗黄疸.一般生理性的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出生后一个月之内会消退,基于你所述的症状,应该是属于病理性黄疸,建议去查一下肝功和血常规,如果是感染性黄疸,一般选用有效抗生素;若是肝细胞性黄疸,选用保肝利胆的药;若是溶血性黄疸,则需要换血等治疗;若是胆道的问题所导致的,则需要手术治疗了. 1、母乳所致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皮肤、粘膜黄染,无其他异常,黄疸逐渐加重,生后10~15天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71~513umol/l(10~30mg/dl)。如继续哺乳,升高的胆红素可持...
黄疸与肝炎轻重有关系吗?
如果病人出现眼睛、皮肤发黄,大多数人首先想到肝炎。当肝细胞发炎时,因胆红素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排入肠道,大量反流入血,只要血液中胆红素增高到每100毫升2毫克,眼睛的巩膜和皮肤就可以染成黄色。胆红素越高者皮肤黄染越重。 从肝细胞黄疸形成机制看来,肝实质损害越重,间接胆红素滞留越多,直接胆红素返流血循环越多,临床黄疸越深。因此,一般说来,黄疸越深病情越重,如重症肝炎的血清胆红素多在10毫克%(正常<1毫克%)以上,且其预后与血清胆红素定量有关联,而普通性肝炎基本在10毫克%以下。&n...
肝癌病人黄疸怎么治疗
肝癌黄疸作为肝癌晚期的一个典型的肝癌的症状,根据其发病机制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郁积性黄疸、先天性黄疸,西医治疗肝癌黄疸除针对肝癌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或采用激素治疗外,就是采用人工肝辅助支持治疗,虽有其长处,但缺陷很多。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以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肝胆疾病。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使皮肤、粘膜、巩膜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正常人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umol/L。如果血清总胆红素在34.2umol/L 以上,临床上即表现为有黄疸,如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而无肉眼可见的黄疸时,则称为隐性黄疸,此时血清胆红素浓度常小于...皮肤变黄是黄疸吗?
很多患者打电话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说自己皮肤变黄,手掌也黄,是不是因为肝病引起的黄疸?专家回答:皮肤变黄不一定表示黄疸。但是如果皮肤变黄,最好是去医院进行检测,如,急性黄疸肝炎起病急,延误治疗会造成肝脏更大的损伤。
&n...
乙肝大三阳黄疸怎么办
黄疸是因为体内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渗入组织所致,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尿液等出现黄染的现象。那么乙肝大三阳出现黄疸是怎么回事?肝病专家说:黄疸就是肝功能检查指标的总胆红素升高,黄疸症状的出现就预示着乙肝病情的恶化,当黄疸越重,乙肝大三阳病情就较为严重。乙肝大三阳患者预示乙肝病毒复制,传染性也是较强,所以对于乙肝大三阳患者来说不管是出现黄疸现象或者是不存在都应该要积极治疗。因为大三阳已经是有极强传染性,并且病情比较严重的症状了,而这正是导致患者发生肝硬化或者是肝脏癌变的几率上升的重要阶段。乙肝大三阳黄疸患者病情很严重,要及时的治疗,否者病情加重,黄疸加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