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综合征等。其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药物过敏等有关。大部分病人年龄在10-40岁之间,约60%是女性。起病急骤,病情严重,2/3病例在3个月内死亡,少数病例较缓慢,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
1.发热。
2.出血。
3.溶血性贫血,约半数伴有黄疸。
4.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一过性及多变性的表现,如头痛、意识障碍、昏迷、精神变化、瘫痪、抽搐、视力障碍、发音困难、失语等。
5.肾脏损害:90%以上病人有血尿、蛋白尿等,甚至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6.肝脾肿大:约25-50%的病人有轻度肿大。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依据
一、主要诊断根据
(一)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1.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血色素,中、重贫血。
2.微血管病性溶血:
(1)黄疸与深色尿,偶可见血红蛋白尿。
(2)血片中可见较多的畸形红细胞(>2%)与红细胞碎片。
(3)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4)骨髓代偿性增生,以红系为主,粒/红比值下降。
(5)血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6)可有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结合珠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出血倾向
(1)不同成程度紫癜与其他出血表现。
(2)血小板计数下降,血片中有巨大血小板。
(3)骨髓中巨核细胞数增多,且有成熟障碍。
(三)神经精神异常:据有一过性、反复性、多样性与多变性的特点,如头痛、性格改变、神志异常、感觉与运动障碍、抽搐、阳性病理反射等。
(四)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如尿蛋白阳性,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发生肾功能衰竭少见。
(五)发热:多为低、中度。
二、辅助诊断根据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作为诊断的辅助条件。
治疗原则
1.消除病因和诱因。
2.糖皮质激素治疗。
3.输注血浆或血浆置换。
4.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5.脾切除。
6.对症支持疗法。
用药原则
血栓性血...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
1.发热。
2.出血。
3.溶血性贫血,约半数伴有黄疸。
4.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一过性及多变性的表现,如头痛、意识障碍、昏迷、精神变化、瘫痪、抽搐、视力障碍、发音困难、失语等。
5.肾脏损害:90%以上病人有血尿、蛋白尿等,甚至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6.肝脾肿大:约25-50%的病人有轻度肿大。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依据
一、主要诊断根据
(一)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1.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血色素,中、重贫血。
2.微血管病性溶血:
(1)黄疸与深色尿,偶可见血红蛋白尿。
(2)血片中可见较多的畸形红细胞(>2%)与红细胞碎片。
(3)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4)骨髓代偿性增生,以红系为主,粒/红比值下降。
(5)血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6)可有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结合珠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出血倾向
(1)不同成程度紫癜与其他出血表现。
(2)血小板计数下降,血片中有巨大血小板。
(3)骨髓中巨核细胞数增多,且有成熟障碍。
(三)神经精神异常:据有一过性、反复性、多样性与多变性的特点,如头痛、性格改变、神志异常、感觉与运动障碍、抽搐、阳性病理反射等。
(四)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如尿蛋白阳性,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发生肾功能衰竭少见。
(五)发热:多为低、中度。
二、辅助诊断根据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作为诊断的辅助条件。
治疗原则
1.消除病因和诱因。
2.糖皮质激素治疗。
3.输注血浆或血浆置换。
4.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5.脾切除。
6.对症支持疗法。
用药原则
血栓性血...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的相关文章:
房颤为什么要抗血栓
房颤为什么要抗血栓胡大一
心脏就象一个泵,每次搏动都将血液泵向全身,为全身的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心脏的这种机械活动是受电活动控制和支配的,正常情况下,电活动来源于位于心房的窦房结,窦房结规律发出电脉冲,每分钟60-100次,向心脏各部分传导,引起心脏各部位顺序收缩(心房到心室)。房颤时,心脏的电活动不再受窦房结支配,被心房内快速,杂乱无章的电活动替代,相应地心室出现快速而没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大部分房颤是有原因的,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甲亢等,多表现为持续性房颤,也有少部分找不到原因者,称为孤立性房颤。
据统计,房颤大约占成年人群的4...
静脉血栓的诊断及检查
【静脉舒宁】专家告诉大家静脉血栓的诊断:1.询问有无外伤史,受伤时间及治疗情况,有无长期卧床、手术、妊娠、分娩及口服避孕药物史,有无反复静脉穿刺或静脉内留置输液导管史。症状和病期是否一致,起病的部位及发展情况,疼痛的性质,有无发热、患肢肿痛等。
2.局部检查时应注意患肢有无压痛,压痛的部位,肿胀情况(须每日用卷带尺在最粗平面精确地测量周长,并与健侧同一平面作比较),皮肤的颜色和温度(与对侧相比,最好用皮肤温度测量器测量),肢体远端脉搏有无改变,能否在体表扪到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有无感染病灶存在及足靴区营养性改变,如脱屑、瘙痒、色素沉着、湿疹及溃疡形成等。
3.诊断有困难时或为明确病变范...
最有效治疗脑血栓的方法
睡前过度控制水分的摄取,容易造成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引起脑梗塞或心肌梗塞的危险性,特别是老年人更要小心,许多平日就有尿频现象的老人,到了冬天,养成睡前尽量不喝水的习惯。如果吃过晚饭后到翌日起床,其间都不喝水的话,血液中的水分便会不足,很容易会产生血凝的现象。起床前后易病发 若分析心脏病及脑部疾病等老人的重要死亡原因,一天当中最容易发作的时段,心肌梗塞通常是在起床后的二、三小时之内,脑梗塞则是在天亮快起床前或刚刚起床后的时间最容易发生。而这两类疾病的发生原因均为血液浓度太高,引起血栓,将血管堵住所致。
睡前不适宜喝茶 为了预防脑部及心肌梗塞,睡前必须补充水分,而且建议饮用较易被人体...
藏医治风湿:关节血栓 风湿根源
藏医学新发现 关节血栓 风湿根源藏医学最新研究发现,每个风湿病患者的关节的关键部位,关节囊膜内都无一例外存在着一种栓塞物——关节血栓。关节血栓阻断了骨关节组织与外部的药物交换,炎症反复发作,骨关节疼痛不断加剧,出现红肿热痛、麻木僵直、软骨钙化等症状,关节血栓如不能得到及时溶解,就会导致骨骼变形、肌肉萎软、关节功能减退甚至残疾。由于关节面不存在任何血管组织,关节囊组织密集而坚硬,关节囊内膜层血管组织细小,血栓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一般药物无法到达或有效消除。风湿、骨病的“见效慢”、“停药复发”、“久治不愈”的罪魁祸首就是“关节血栓”。所以,溶解“关节血栓”,“药力提速”是攻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