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为什么要抗血栓
房颤为什么要抗血栓
胡大一
心脏就象一个泵,每次搏动都将血液泵向全身,为全身的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心脏的这种机械活动是受电活动控制和支配的,正常情况下,电活动来源于位于心房的窦房结,窦房结规律发出电脉冲,每分钟60-100次,向心脏各部分传导,引起心脏各部位顺序收缩(心房到心室)。房颤时,心脏的电活动不再受窦房结支配,被心房内快速,杂乱无章的电活动替代,相应地心室出现快速而没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大部分房颤是有原因的,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甲亢等,多表现为持续性房颤,也有少部分找不到原因者,称为孤立性房颤。
据统计,房颤大约占成年人群的4%,40岁以后房颤发生开始增加,65岁以后开始显著增加。老年人房颤发生率约7-14%。
房颤时心排血量减少四分之一以上,甚至达到50%,尤其同时存在心室功能有损害时。房颤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诱发心肌缺血。由于心房失去收缩能力,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脱落后引起脑栓塞或其它外周血管栓塞。房颤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病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平均每年5%,占脑梗塞的10%-15%;有非瓣膜病性房颤的病人,发生脑栓塞的危险是没有房颤的5-7倍,当心脏有瓣膜病时(如风湿性心脏病),发生比例更高。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据国外5个大规模临床试验(AFASAK,SPAF,BAATAF,CAFA,SPINAF)的综合分析报道,长期口服可密定(华法令)降低房颤病人脑卒中发生率达68%,在适当监测的情况下,不增加大出血的发生率,是房颤病人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口服抗凝药物最大的顾虑是对出血的担心,所以对凝血监测是必须的,目的是在保证抗血栓疗效的同时,又避免出血的发生。近年来国际上采用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监测可密定用药,事实证明,大出血的发生率并不明显高于口服的阿司匹林。
我们自己的体会是,抗凝(血栓防治)门诊加床旁PT/INR监测(Hemochron),是提高华法令抗栓疗效,确保病人安全性的有力措施,结合对病人各种方式的宣传教育,还可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病的自信心。
国外有人尝试华法令抗凝自我管理,179例病人随机分为在家里自己测定INR(CoaguC...
胡大一
心脏就象一个泵,每次搏动都将血液泵向全身,为全身的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心脏的这种机械活动是受电活动控制和支配的,正常情况下,电活动来源于位于心房的窦房结,窦房结规律发出电脉冲,每分钟60-100次,向心脏各部分传导,引起心脏各部位顺序收缩(心房到心室)。房颤时,心脏的电活动不再受窦房结支配,被心房内快速,杂乱无章的电活动替代,相应地心室出现快速而没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大部分房颤是有原因的,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甲亢等,多表现为持续性房颤,也有少部分找不到原因者,称为孤立性房颤。
据统计,房颤大约占成年人群的4%,40岁以后房颤发生开始增加,65岁以后开始显著增加。老年人房颤发生率约7-14%。
房颤时心排血量减少四分之一以上,甚至达到50%,尤其同时存在心室功能有损害时。房颤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诱发心肌缺血。由于心房失去收缩能力,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脱落后引起脑栓塞或其它外周血管栓塞。房颤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病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平均每年5%,占脑梗塞的10%-15%;有非瓣膜病性房颤的病人,发生脑栓塞的危险是没有房颤的5-7倍,当心脏有瓣膜病时(如风湿性心脏病),发生比例更高。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据国外5个大规模临床试验(AFASAK,SPAF,BAATAF,CAFA,SPINAF)的综合分析报道,长期口服可密定(华法令)降低房颤病人脑卒中发生率达68%,在适当监测的情况下,不增加大出血的发生率,是房颤病人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口服抗凝药物最大的顾虑是对出血的担心,所以对凝血监测是必须的,目的是在保证抗血栓疗效的同时,又避免出血的发生。近年来国际上采用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监测可密定用药,事实证明,大出血的发生率并不明显高于口服的阿司匹林。
我们自己的体会是,抗凝(血栓防治)门诊加床旁PT/INR监测(Hemochron),是提高华法令抗栓疗效,确保病人安全性的有力措施,结合对病人各种方式的宣传教育,还可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病的自信心。
国外有人尝试华法令抗凝自我管理,179例病人随机分为在家里自己测定INR(CoaguC...
▼ "房颤为什么要抗血栓" 的相关文章: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综合征等。其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药物过敏等有关。大部分病人年龄在10-40岁之间,约60%是女性。起病急骤,病情严重,2/3病例在3个月内死亡,少数病例较缓慢,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
1.发热。
2.出血。
3.溶血性贫血,约半数伴有黄疸。
4.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一过性及多变性的表现,如头痛、意识障碍、昏迷、精神变化、瘫痪、抽搐、视力障碍、发音困难、失语等。
5.肾脏损害:90%以上病人有血尿、蛋白尿等,甚至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栓治疗办法--蒙奇清血八味片教授讲解
血栓治疗办法--蒙奇清血八味片教授讲解血栓形成是一种涉及许多彼此相互作用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多因素变化的过程。在临床上常见到血栓形成素质的患者.最主要的特点是有家族史,反复发作性,年轻,发作症状的严重性以及血栓形成部位的不寻常。
怀疑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需客观依据.血管造影是诊断的参照标准,但由娴熟技巧操作的超声检测,对浅表血管和心脏也可进行检查。
在静脉造影证明为自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25%~50%病例存在遗传素质.一种先天性抗凝机制缺陷(如因子Ⅴ抗激活的蛋白C,高半胱氨酸血症,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抗凝血酶缺乏,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不全)存...
糖友乘飞机,要防血栓症
昨天读参考消息,发现一篇文章,很不错。这篇文章也提醒了我,需要告诉我们糖尿病病友,生活中需要预防血栓症。这篇文章摘登如下:乘飞机谨防静脉血栓症
黎女士“欧洲游”回来,除了...
藏医治风湿:关节血栓 风湿根源
藏医学新发现 关节血栓 风湿根源藏医学最新研究发现,每个风湿病患者的关节的关键部位,关节囊膜内都无一例外存在着一种栓塞物——关节血栓。关节血栓阻断了骨关节组织与外部的药物交换,炎症反复发作,骨关节疼痛不断加剧,出现红肿热痛、麻木僵直、软骨钙化等症状,关节血栓如不能得到及时溶解,就会导致骨骼变形、肌肉萎软、关节功能减退甚至残疾。由于关节面不存在任何血管组织,关节囊组织密集而坚硬,关节囊内膜层血管组织细小,血栓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一般药物无法到达或有效消除。风湿、骨病的“见效慢”、“停药复发”、“久治不愈”的罪魁祸首就是“关节血栓”。所以,溶解“关节血栓”,“药力提速”是攻克风...
脑血栓快速治疗法
高血压病的早期患者大部分是体格检查时“偶然”发现的。一些高血压患者定期或不定期到医院测量血压,医师则根据随机测得的血压作为诊断依据。显然,这也存在着较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如果患者能在自家自测血压,则能弥补医院偶测血压的不足。自测血压能提高血压的诊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运行规律并不相同。有的人在清晨5、6点钟时血压最高,有的人在下午5、6点钟时血压最高,也有在其他时间的。而医院的门诊时间是上午8点至下午4点或上午8点至12点、下午2点至5点。在这些时间段就诊,有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正常”,造成漏诊。而自测血压则能测出一天中血压的峰值,及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