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6)
ilovesl
尊敬的单阿姨,我关注您的博客大半年了,每天都会进来看看博文,学习一些艾灸知识,但从来没有留言或者咨询。有很多疑问都是自己找答案,不愿意让阿姨花费太多的精力。今天我来留言是特别要感谢阿姨,之前我自己是想怀孕开始了解艾灸,后来看到艾灸可以治很多的疾病,包括我妈妈的糖尿病。我妈妈自2009年查出来有糖尿病以来,血糖处于直线上升状态,最高的时候是14.8,降糖药、中药没少吃,只有在打胰岛素的时候才能降下来。当我得知艾灸可以治疗糖尿病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从阿姨的店铺里买了艾灸的工具和艾条寄回老家给妈妈,并且把穴位全部都查出来告诉她。妈妈也很配合,一直坚持艾灸,上个月从14.8降到9.9,我已经很开心。今天妈妈又去医院测了血糖,只有7.3!!!深刻认识到糖尿病对于妈妈健康的威胁,得知现在仅仅两三个月的时间血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我们全家人都特别开心!真的非常非常感谢阿姨,让我认识了艾灸。虽然我还在求孕的路上,但我深信,只要我坚持,我的幸福生活离我不会太远。阿姨,我今天写了很多的文字,我不苛求您会回复,只希望您能看到这样一个讯息,我知道每次当您得到这样的信息,您总是会发自内心的感到愉悦和欣慰。那么,我也希望通过这条消息,给很多被疾病缠身的人们一些信心!衷心地希望阿姨健康、平安!全天下的人都远离疾病,“艾”上好生活!
2011/12/10 23:05:32 今天我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一个网友反馈的《不要相信艾灸》,另一篇就是这个网友反馈的给他妈妈治疗糖尿病的信息。在我的耳朵里面,我每天都会听到大量的良性的治疗信息,所以我在博客里面无论是好的信息或不好的,我都想写出来,叫你们自己判断,我想我们大家都会有治疗上的体会,我的博客是真实的,所有网友的反馈都是真实的,请你们分析着看。 艾灸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是最好的,早在5-6年之前,我刚刚开博的时候,有网友尝试后,就有来反馈艾灸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是最好的。之所以有的网友效果不好,有的不理想。也于个人的个体差异不同有关。但是艾灸治疗糖尿病,或多或少都会有效果的,只不过效果体现的迟缓有关。 前面我写过艾灸治疗糖尿病,已经写了几篇,这个应该是第六篇了,如果您感兴趣,可以自己看我分类心脑血管,糖尿病类,里面有很多这样的文章。 我们看看这个网友的反馈,她妈妈09年...
2011/12/10 23:05:32 今天我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一个网友反馈的《不要相信艾灸》,另一篇就是这个网友反馈的给他妈妈治疗糖尿病的信息。在我的耳朵里面,我每天都会听到大量的良性的治疗信息,所以我在博客里面无论是好的信息或不好的,我都想写出来,叫你们自己判断,我想我们大家都会有治疗上的体会,我的博客是真实的,所有网友的反馈都是真实的,请你们分析着看。 艾灸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是最好的,早在5-6年之前,我刚刚开博的时候,有网友尝试后,就有来反馈艾灸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是最好的。之所以有的网友效果不好,有的不理想。也于个人的个体差异不同有关。但是艾灸治疗糖尿病,或多或少都会有效果的,只不过效果体现的迟缓有关。 前面我写过艾灸治疗糖尿病,已经写了几篇,这个应该是第六篇了,如果您感兴趣,可以自己看我分类心脑血管,糖尿病类,里面有很多这样的文章。 我们看看这个网友的反馈,她妈妈09年...
▼ "治疗糖尿病(6)" 的相关文章:
糖尿病人需要检查的各项指标
(一)尿1.尿糖 正常人从肾小管滤出的葡萄糖几乎被肾小管完全吸收,每天仅从尿中排出微量葡萄糖(32~90mg),一般葡萄糖定性试验不能检出。糖尿通常指每天尿中排出葡萄糖>150mg。正常人血糖超过8.9~10mmol/L(160~180mg/dl)时即可查出尿糖,这一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值。老年人及患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升高,血糖超过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时可以无糖尿;相反,妊娠期妇女及一些肾小管或肾间质病变时,肾糖阈降低,血糖正常时亦可出现糖尿。糖尿的检查常用的有班氏法(借助硫酸铜的还原反应)和葡萄糖氧化酶等。班氏法常受尿中乳糖、果糖、戊糖、抗坏血...
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1型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
1.遗传因素
(1)家族史: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间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同卵双生子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致性不到50%。
(2)HLA与1型糖尿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位于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为一组密切连锁的基因群,HLA由Ⅰ、Ⅱ、Ⅲ3类基因编码。Ⅰ类基因区域包括HLA-A、HLA-B、HLA-C和其他一些功能未明的基因及假基因,其编码的抗...
糖尿病肾病
1 糖尿病肾病—— 概述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脂代谢紊乱、血管活性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氧化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与肾小球硬化。DN的患病率为20%~40%,目前,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致病因素。DN早期,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有效阻止病情的进展。一旦发生临床期DN,则肾功能呈持续性...
你会得糖尿病吗
即使你的体重只有一点超标,也应该检查是否得了糖尿病。许多人患糖尿病就是因为他们的饮食不合理和缺乏运动,致使其多年 处于一种准糖尿病状态————X综合征。但是他们的机体却将这种患 病的征兆隐藏了起来。不论原因是什么,准糖尿病患者通常的患病 表征均是极度口渴,频繁地去厕所。糖尿病有两种形式:一是Ⅰ型糖尿病,有时也叫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二是Ⅱ型糖尿病,也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疾病(有时简称为NIDDM)
Ⅰ型糖尿病比较少见,这种病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易受感染的青少年人群中,但却可能不会很快发作。它与体重超标也没有关系,而是 与导致免疫系统破坏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的病菌感染有关。胰岛素是一种通过刺...
糖尿病吃什么好?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对糖尿病的治疗历来有“三驾马车”的形象比喻,即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其中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预防糖尿病要注意“三个防止和三个增加”:防止总热量摄入过高,防治脂肪比例过高,防治膳食纤维比例过低;增加鱼类的摄入,增加谷物特别是粗粮的摄入,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最终达到降低膳食热量密度的目的。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