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6)
ilovesl
尊敬的单阿姨,我关注您的博客大半年了,每天都会进来看看博文,学习一些艾灸知识,但从来没有留言或者咨询。有很多疑问都是自己找答案,不愿意让阿姨花费太多的精力。今天我来留言是特别要感谢阿姨,之前我自己是想怀孕开始了解艾灸,后来看到艾灸可以治很多的疾病,包括我妈妈的糖尿病。我妈妈自2009年查出来有糖尿病以来,血糖处于直线上升状态,最高的时候是14.8,降糖药、中药没少吃,只有在打胰岛素的时候才能降下来。当我得知艾灸可以治疗糖尿病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从阿姨的店铺里买了艾灸的工具和艾条寄回老家给妈妈,并且把穴位全部都查出来告诉她。妈妈也很配合,一直坚持艾灸,上个月从14.8降到9.9,我已经很开心。今天妈妈又去医院测了血糖,只有7.3!!!深刻认识到糖尿病对于妈妈健康的威胁,得知现在仅仅两三个月的时间血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我们全家人都特别开心!真的非常非常感谢阿姨,让我认识了艾灸。虽然我还在求孕的路上,但我深信,只要我坚持,我的幸福生活离我不会太远。阿姨,我今天写了很多的文字,我不苛求您会回复,只希望您能看到这样一个讯息,我知道每次当您得到这样的信息,您总是会发自内心的感到愉悦和欣慰。那么,我也希望通过这条消息,给很多被疾病缠身的人们一些信心!衷心地希望阿姨健康、平安!全天下的人都远离疾病,“艾”上好生活!
2011/12/10 23:05:32 今天我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一个网友反馈的《不要相信艾灸》,另一篇就是这个网友反馈的给他妈妈治疗糖尿病的信息。在我的耳朵里面,我每天都会听到大量的良性的治疗信息,所以我在博客里面无论是好的信息或不好的,我都想写出来,叫你们自己判断,我想我们大家都会有治疗上的体会,我的博客是真实的,所有网友的反馈都是真实的,请你们分析着看。 艾灸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是最好的,早在5-6年之前,我刚刚开博的时候,有网友尝试后,就有来反馈艾灸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是最好的。之所以有的网友效果不好,有的不理想。也于个人的个体差异不同有关。但是艾灸治疗糖尿病,或多或少都会有效果的,只不过效果体现的迟缓有关。 前面我写过艾灸治疗糖尿病,已经写了几篇,这个应该是第六篇了,如果您感兴趣,可以自己看我分类心脑血管,糖尿病类,里面有很多这样的文章。 我们看看这个网友的反馈,她妈妈09年...
2011/12/10 23:05:32 今天我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一个网友反馈的《不要相信艾灸》,另一篇就是这个网友反馈的给他妈妈治疗糖尿病的信息。在我的耳朵里面,我每天都会听到大量的良性的治疗信息,所以我在博客里面无论是好的信息或不好的,我都想写出来,叫你们自己判断,我想我们大家都会有治疗上的体会,我的博客是真实的,所有网友的反馈都是真实的,请你们分析着看。 艾灸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是最好的,早在5-6年之前,我刚刚开博的时候,有网友尝试后,就有来反馈艾灸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是最好的。之所以有的网友效果不好,有的不理想。也于个人的个体差异不同有关。但是艾灸治疗糖尿病,或多或少都会有效果的,只不过效果体现的迟缓有关。 前面我写过艾灸治疗糖尿病,已经写了几篇,这个应该是第六篇了,如果您感兴趣,可以自己看我分类心脑血管,糖尿病类,里面有很多这样的文章。 我们看看这个网友的反馈,她妈妈09年...
▼ "治疗糖尿病(6)" 的相关文章:
糖尿病肾病
1 糖尿病肾病—— 概述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脂代谢紊乱、血管活性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氧化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与肾小球硬化。DN的患病率为20%~40%,目前,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致病因素。DN早期,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有效阻止病情的进展。一旦发生临床期DN,则肾功能呈持续性...
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1型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
1.遗传因素
(1)家族史: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间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同卵双生子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致性不到50%。
(2)HLA与1型糖尿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位于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为一组密切连锁的基因群,HLA由Ⅰ、Ⅱ、Ⅲ3类基因编码。Ⅰ类基因区域包括HLA-A、HLA-B、HLA-C和其他一些功能未明的基因及假基因,其编码的抗...
糖尿病最后会怎样?
糖尿病的严重危害不在于高血糖或尿糖本身,而在于由于体内糖代谢障碍所导致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特别是各种慢性并发症,它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步侵害患者的重要器官或组织,导致一系列全身性不可恢复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如眼睛失明、肾功能衰竭、神经组织变性受损、心脑血管病变、骨关节病变、皮肤病变、性功能衰退等。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提前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寿命缩短,最终会因为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而致残或死亡。调查显示:人群中50%的失明、50%心脑血管疾病、60%的慢性肾功能衰竭、30%的截肢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还会给患者本人、家庭以及社...糖尿病人重在改变生活方式
一、化验“糖化血红蛋白”比化验血糖更重要糖尿病是慢性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在医生眼里,糖尿病和直接威胁生命的脑出血、心肌梗塞是“等危症”,意思就是它们对生命的危害是相等的。
大家都知道,确诊糖尿病需要查血糖,有“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分,有的人“餐前血糖”高,“餐后血糖”不高,或者反之。很多人会问,哪个指标高才能诊断糖尿病?
其实,不管是“餐前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任何一项高到一定程度,都可以诊断糖尿病。一般情况是,空腹状态的“餐前血糖”超过7mmol/l 或(和)“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 就是糖尿病了。
...
转载:关于糖尿病的学说
云游雅客 糖尿病的病人“三高一少”就是喝的多,吃的多,尿的多及体重逐渐减少。喝的多尿的多,说明肠胃对水的吸收功能正常,只是肾把水都排出了。脾调湿肺控水,脾和肺对水的调控能力不行,导致肠胃吸收的水进入血液就被肾排出体外。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水供应便产生渴的反应。吃的多而身体又乏力,说明体内能量不足。吃进的食物除水和少量易吸收的营养外,几乎都穿肠而过,说明肠胃消化吸收功能严重不足。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的还有肝、胆和脾,肝、胆、脾都出现了故障。糖尿病涉及到肺、胃、肠、脾、肝、胆等多个重要脏俯疾病,是一种大型综合性慢性病。而糖尿病多发生在35岁--60岁间,说明这些脏俯功能不足并不是衰老造成的,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