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士的科学艺术观
根据医院的科研构架和教学工作规划需要,在重庆开会期间,我分别拜访了第三军医大学程天民院士、王正国院士。与他们就医院医、教、研工作进行了多位探讨。两位院士从科学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给予了广泛的指导。令人称奇的是两位院士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正确使用科学思维方法的问题。特别是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并将其定位在衡量一位优秀科学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上面。
83岁高龄的程天民院士面色红润、思维敏捷,他是我国核武器复合伤防护研究的创始人,及军事预防医学的先驱,被称为“核盾将军”,曾14次参加我国核试验,阐明了核武器的杀伤作用与防护原则,对发展我国防原医学特别是复合伤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谈到这科学和艺术的话题时,特别赠送了我一本“程天民珍藏书画选集”。他特别谈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古代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内涵,还是古希腊的“艺术”概念,都深刻体现出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雕刻、绘画、诗歌是艺术,手、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叫艺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不但是艺术家,也是科学家、工程师,他们创造了卓越的艺术作品,同时在科学发展、技术发明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认为好的科学家一有良好的艺术修养。
而76岁的王正国院士是我军“—代名师”、我国冲击伤研究的开拓者、交通医学研究的先驱者、创伤弹道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谈到科学的创新和进步,以及其成就的文明和艺术。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自然的演化,在研究特殊环境的创伤时,需要大量的模拟和计算。而现代数字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在研究中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催生新的科技进步。站在科学的巅峰上他深刻感受到,只有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才有利于科学的建设和发展。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而艺术则会将其融为一体。
此外谈到科学与艺术的教育理念,两位院士都认为好的学术人才一定具有将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融为一体的能力。艺术已经融入到科学之中,科技也披上了艺术的...
83岁高龄的程天民院士面色红润、思维敏捷,他是我国核武器复合伤防护研究的创始人,及军事预防医学的先驱,被称为“核盾将军”,曾14次参加我国核试验,阐明了核武器的杀伤作用与防护原则,对发展我国防原医学特别是复合伤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谈到这科学和艺术的话题时,特别赠送了我一本“程天民珍藏书画选集”。他特别谈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古代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内涵,还是古希腊的“艺术”概念,都深刻体现出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雕刻、绘画、诗歌是艺术,手、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叫艺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不但是艺术家,也是科学家、工程师,他们创造了卓越的艺术作品,同时在科学发展、技术发明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认为好的科学家一有良好的艺术修养。
而76岁的王正国院士是我军“—代名师”、我国冲击伤研究的开拓者、交通医学研究的先驱者、创伤弹道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谈到科学的创新和进步,以及其成就的文明和艺术。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自然的演化,在研究特殊环境的创伤时,需要大量的模拟和计算。而现代数字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在研究中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催生新的科技进步。站在科学的巅峰上他深刻感受到,只有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才有利于科学的建设和发展。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而艺术则会将其融为一体。
此外谈到科学与艺术的教育理念,两位院士都认为好的学术人才一定具有将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融为一体的能力。艺术已经融入到科学之中,科技也披上了艺术的...
▼ "两院士的科学艺术观" 的相关文章:
远程卫星医疗及直升机后送在汶川大地震救治中的作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其强度高,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遇难总人数预计将超过8万人,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连夜作出了紧急动员起来全力以赴抗震救灾的重大战略部署。卫生部立即启动一级卫生应急响应机制,成立了抗震救灾工作领导机构,明确提出 “时间就是生命”,必须把抢救灾区受伤人员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紧急调动医疗卫生人员赶赴灾区,全力实施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但是在抗震救灾早期,救援工作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灾情非常严重,对道路的损坏非常严重...健康报“难忘2季”征文——我最难忘的病人
我,是一名普通的心理医生,与所有工作在心理咨询第一线的同行们一样,我们的职责是帮助人们解除心灵的疾苦,为迷途的生命找寻希望。有人把心理医生的职业比做是一盏明灯,说它能为患者照亮前行的方向。但是,有一位患者,她却照亮了我。一个孕妇,遭遇车祸并深受特重化学性烧伤,却要坚持生下孩子。可能有人会说,出于母性的本能任何人都会做出如此决定。但是,她的情况却要比能够想象到的复杂得多。当时这个孕妇全身30%以上的皮肤特度烧伤,烧伤科的治疗是要在清洗创面之后要涂抹一种药&m...
中国灾难医学救治体系建设研讨会
“中国灾难医学救治体系建设研讨会”广泛深入研讨了如何建立健全中国灾难医学救治体系。为我国更好地开展灾难医学救治提供了政府和医疗界共同交流发展的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专门为大会发来贺信,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充分交流相关领域的知识、技术、经验、体会,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灾难医学救治体系提高灾难医学救治水平做出贡献。 会议根据汶川地震带来的启发,针对建立健全灾难医学救治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借鉴国外灾害救治体系模式,并根据国内灾害救治体系现状,探讨了世博会与经济发展城市的减灾防灾对策,并围绕普及灾害自救知识、建立专业化救...巨大岩尖脑膜瘤切除术
岩尖脑膜瘤,位于中颅窝后内部,在三叉神经半月节窝附近,肿瘤来自半月节包膜,也称半月节脑膜瘤。属于颅中窝脑膜瘤,以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为主。岩尖脑膜瘤病人多属中年,起病时常有患侧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异常、疼痛和感觉减退。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三叉神经运动功能减退,随后可有嚼肌群萎缩。当肿瘤压迫海绵窦时,可有眼肌麻痹、脸下垂和单侧突眼。当侵入岩骨压迫耳咽管时,有耳鸣、听力障碍、内耳胀满感等。当侵入后颅窝时,引起桥小脑角、小脑和脑干症状。早期多无颅内压增高,乃由于导水管或环池受压较晚之故。除岩尖脑膜瘤外,位于中颅...
颞叶海绵状血管瘤致癫痫
我的相关日志:
2010-05-05 | 中央电视台-地震伤员赖元平
2010-05-05 | 巨大岩骨尖脑膜瘤切除术全程
2010-05-03 | 节日的感觉
2010-05-02 | 子非-感悟医学
2010-04-29 | 中国卫生发展策略(简)
2010-04-28 | 巨大脑干肿瘤切除术
2010-04-27 | 胡三觉教授来院讲学
2010-04-25 | 陈竺会长做中国医疗发展专题报告
2010-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