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心衰 冠心病

 拜读 高濯风治疗心脏病的经验 一文 观后悟
   高濯风主任医师,河北省乐亭县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国家级500名师带徒中医专家。治疗心脏病有经验有理论,学术思想独具特色。
                                     1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属温病范畴,肺虚卫外失职,温邪侵心是其发病的关键。高老经10余年大量反复的临床研究,把心肌炎概括为2大期:急性表证期和慢性里证期(阴虚火旺期、气阴两虚期)。
  
   急性表证期:鉴于该病的发病特点,正气先虚,复感温邪,邪毒极易乘虚入里,由卫气入营或由卫直入营血,内传心包。即使在发病初期,也不同于普通外感,多为卫气同病,证兼表里。证见:发热恶寒,头痛、咽痛,汗出,胸闷喘促,身疲乏力,脉数或促。皆为邪热内陷,邪正相争之兆。先生从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出发,见微短著,一改先表后里之成规,及时采用表里双解法。从《伤寒论》:“太阳病,桂枝证,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得到启发,巧妙地将葛根黄芩黄连汤移用于此,并增银花、薄荷助葛根宣散之不足,板蓝根助芩、连清里热,共成解表清里之剂。
      应用得法,确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往往药只2~3剂,表解里和而获愈。关键是此期的诊断和治疗要不失时机。初病若见持续的数脉或促脉,异常的神疲乏力,务须重视。急投此方,以免深传。病愈之后,当注意调摄,防止过劳,以防死灰复燃。
  
     阴虚火旺期:此期由表证期延误失治,或调养失当发展而来。邪热内陷,逼津外泄,气阴更伤,成阴虚火扰之证。证见:潮热盗汗,心烦唇燥,舌红脉数或促,或结象频出。治以滋阴降火,固表止汗法,方用当归六黄汤...

▼ "心肌炎 心衰 冠心病" 的相关文章:

祖传九代老中医的神奇脉法


来源:名师与高徒
  我虽为李可老师的弟子,但由于近20多年来乃至今日仍一直倾力于中医图书出版工作,所以徒有虚名,与其他弟子不可同日而语。现仅就我在学习李老师的“破格救心汤”的一点体会和在挖掘老中医经验方面的所见所闻引发的对于中医人才培养的两点思考汇报如下。
一、浅谈破格救心汤的应用
  李老师的破格救心汤(载于《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和张锡纯氏来复汤。李老师一生致力于急症的研究,根据他的实践经验,救治心衰患者四逆汤类方虽补阳而救脱不足,来复汤虽救脱而补阳不足,两方合为一方不仅可以互补,尤其是在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后发生了质变,...

中医脊梁李可老中医:滋阴降火?

 先看文摘:
李师治病,常是一剂知,二剂已,遐迩闻名。
 
李师尤擅长用中药抢救濒危病人,使数以千计的垂危病人起死回生,其中有案可查、被西医下了病危通知书者,亦有百余人。时下各医院急救都是西医的事,中医则是靠边站。然而,在李师任职灵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时,急救却是中医科的事,这在全国各医院中可谓绝无仅有。
我曾问过西医,面对垂危病人抢救无效时,何不请中医来会诊?答曰:非吾等不请也,乃尔等不敢也。何以中医不敢?原因有两个:一是回天乏术,现代中医甘当“慢郎中”,把自己锁定在治疗慢性病范围之内,面对垂危病人确实束手无策;二是怕承担责任与风险,因为西医抢救无效,则病人死就是应...

一语值千金!(转贴)

1、几天前在急诊室值班,抬来一个拔牙后流血不止的病人。病人面色苍白,明显的贫血貌。赶紧补液,对症处理。半个小时后出现抽搐。当时查双侧巴氏征阳性,而且神志不清。做CT有陈旧脑梗死。一起值班的一个大夫说了一句:查个血糖吧。结果出来了:1.8mmol/L.....
2、刚参加工作时,每次看到呼吸衰竭患者,总感到他们的颜面很特殊,浮肿、呼吸困难、急促、两眼炯炯有神......,心中很是纳闷,有一日,老教授查房,自言自语道:“水汪汪的眼睛,呼吸衰竭,CO2潴留”,一句话令我眼前敞亮。
3、在神经内科进修时,两个主治医生,一个副教授管一个从消化内科转来的脑梗塞病人,一个很胖的老太太。梗塞症状逐...

【转】 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附图)




把脉口诀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

伤寒论难字(词)音义

A
懊ào 音傲。[懊憹]胸膈间一种自觉的嘈杂、烧灼感。汪必昌《医阶辨证》:“~~之状,心下如火烧不宁,得吐则止。”[78条]“心中~~,栀子豉汤主之。”
B
檗bǎi 音白。[黄~]即黄柏,药名。[261条]“伤寒身发黄,栀子~皮汤主之”(~皮,即黄柏)。
暴bào 音抱。①突然。[287条]“自下利,脉~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②急躁、忿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象雷,逆气象阳。”③又猛又急。《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注下迫,皆属于热。”④同爆(音pù)。晒的意思。
柸bēi 音杯。汉代耳状部分的量具。[63条]“麻杏石甘汤方后……本云,黄耳~。”(也作“黄耳杯...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