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歌诀
1、表寒证:
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风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
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
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
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
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
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
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
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
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
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
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
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
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症:
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证:
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
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
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
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
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
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
▼ "中医诊断歌诀" 的相关文章:
问中医几度秋凉(11)
女儿走到哪都有人跟她谈到病。都把手伸出来让她给号脉。她说出相应的西医病名来,提示人去医院做检查。人们拿回来各种检验单,还是来找她看,一起讨论病情,听取她的治疗建议。她在医院中可以是医生,在医院外还是医生。她可以依赖医院的仪器,也可以不依赖医院的仪器。她甚至可以在什么药也没有情况下,凭着一根针灸针当场给病人治疗。当连一根针也没有时,她用推拿按摩,也能履行医生的职能。这一点往往又是西医所不能及的了。(三十四)
提到中医,总有人说它博大精深,还有人说它奥妙无穷,我不怎么同意这样的话。世上有什么事是没法理解的?为什么要把中医说得神乎其神?凭心而论,我...
《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选读:辨特异脉象,诊察体内信息
脉象为机体自动反映生理、病理信息之窗口,为正确辨证提供依据,于辨析疑似证中功有独擅。在脉证相符情况下,脉象能反映患者疾病之内在本质、属性、病变部位以及五脏六腑与病变之相互关系,甚至可以审察疾病之预后或转归。故而《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关于辨脉之意义与方法,李士材于《医宗必读》中曰:“大抵症既不足凭,当参之脉理。脉又不足凭,当取之沉候。彼假症之发现,皆在表也,故浮取脉而脉亦假焉。真症之隐伏,皆在里也,故沉候脉而脉可辨耳。辨脉已真,犹未敢恃,更察禀之厚薄,症之久新,医之误否。夫然后济以汤丸,可以十全。”八纲辨证中除阴阳为总纲,表里定病...
【转】 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把脉口诀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
中医用望闻问切诊断颈椎病
中医用望闻问切诊断颈椎病中医是如何运用望闻问切诊断颈椎病的?中医临床的“四诊”、“八纲”理论是了解病情、分析病情、确定治疗方针的诊断原则。运用“四诊”、“八纲”的原则对我们前述的外伤、非外伤型颈椎病的诊断,要兼顾内科、外科两者的诊断要点:
此文章转载国内最大的脊椎病门户网站--脊梁网
一、望诊: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