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和起搏

一、电除颤适应症:
  1、快速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QRS波增宽不能与T 波区别者;
  2、心室扑动; 3、心室颤动。
二、电除颤禁忌症:
1、室性自主节律; 2、室性逸搏性心律; 3、心电静止; 4、无脉电活动
三、心跳骤停的心电图分型
心室颤动 在临床一般死亡中占 30%,在猝死中占 90%.此时心肌发生不协调,快速而紊乱的连续颤动.心电图上 QRS波群与T波均不能辨别, 代之以连续的不定形心室颤动波.
心脏电 机械分离 常是心脏处于\"极度泵衰竭\"状态, 心脏已无收缩能力.无心搏出量,即使采用心脏起搏救治也不能获得效果.心电图表现为等电位线,有正常或宽而畸形, 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30次/分以下.
心室停搏(伴或不伴心房静止) 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常见窦性,房性,结性冲动不能达到心室,且心室内起搏点不能发出冲动.
四、电除颤     心跳骤停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80%左右的心跳骤停类型为心室颤动,而终止室颤最为迅速、最为有效的方法即为电除颤,故目前临床上有人主张一旦发现心跳骤停,即应行盲目电除颤。
电除颤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现今以直流电除颤法使用最为广泛。除颤前必须使心肌氧合尽量良好,无显著的酸中毒,心电图应显示为粗颤,否则效果即难以满意。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如果胸腔已经切开,可将电极板直接放在心壁上进行电击,称胸内除颤。将电极板置于胸壁进行电击为胸外除颤。直流电除颤时,先将所需的电能储存于除颤器的电容器内,称为充电。然后将此电能通过导线和电极板导向病人并在病人身上(向心脏)放电,即电击。胸外除颤时将一电极板放在靠近胸骨右线的第二助间,另一电极板置于左胸壁心尖部。电极下应垫以盐水纱布或导电糊并紧压于胸壁,以免局部烧伤和降低除颤效果。胸外除颤所需电能成人为200j(或称 WS,瓦秒);小儿为2j/kg。成人胸内除颤可采用 20~80j;小儿采用 5~50j。操作时先按充电钮进行充电,并检查电极板放置无误后,令所有人员与病人脱离接触,然后按放电或即完成一次电除颤。一次除颤未成功者,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并给除颤器重新充电,准备重复除颤。再次除颤时应适当加大电能,最大可到360~400j。对于足以引起血流...

▼ "除颤和起搏" 的相关文章:

真菌性鼻窦炎

       真菌性鼻窦炎又称霉菌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是鼻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

       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因

       1.病原菌: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曲霉菌,占80%以上,其他有念珠菌、鼻孢子菌、毛霉菌和申克孢子丝菌等。 

       2.外界环境:包括天气及生活环境。湿热天气如中国南方省份的发病率相对北方高;长期经常性从事接...

正常人也会心跳不齐——专家说,病因不清、症状不明显、偶发的心律失常,没必要治疗

许多人在做过心电图后,常会得到“窦性心律不齐”的诊断,便四处求医,想赶快治好。殊不知,心律不齐并非都是病。
心律失常很常见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葛均波教授说,心脏有规律的跳动是由窦房结支配的,窦房结好比心脏的“司令部”。“司令部”发出指令后,再通过“传令兵系统”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顺序传到心肌细胞,产生心跳。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引起心律失常。
    &...

回复:胃镜显示浅表性胃炎(活动期),病理报告为:(胃窦小弯)粘膜慢性胃炎伴腺体萎缩及肠化.

网友提问:胃镜显示浅表性胃炎(活动期),病理报告为:(胃窦小弯)粘膜慢性胃炎伴腺体萎缩及肠化.
....查看问题>>
专家回复: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 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弱酸治疗:经五肽胃泌素试验测定证实低酸或无酸患者可适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一天3次;或10%稀盐酸0 5~1 0ml,饭前或饭时服,同时服用胃蛋白酶合剂,每次10ml, 1天3次;亦可选用多酶片(DPP)或胰酶片治疗,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3)...

《中外医疗》2010年5月下期 第15期目录

论著
认知行为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对照研究   林  卫  吴爱勤  万  好(1)
彩超对布加氏综合征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刘  敏  徐佳宴(2)
Fas-L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王瑞姣  秦  玲  李  慧(4)
528例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分析 田亚玲(6)
外科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分析 王  伟(8)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30例疗效评估
 尧&n...

湛江化脓性鼻窦炎要怎么治疗


  湛江化脓性鼻窦炎要怎么治疗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炎症可以局限在一个鼻窦,或同时累及数个鼻窦(多鼻窦炎),可以是一侧鼻窦受累,也可以是两侧鼻窦全部受累 (全鼻窦炎)。致病菌以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最为多见。齿源性鼻窦炎则多为大肠杆菌或厌氧性链球菌感染。

  <病因>

  1. 鼻腔疾病:如急性鼻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腔异物、肿瘤等。

  2. 邻近部位感染:如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拔牙或牙根感染,上颌第二双尖牙或第一、第二磨牙根部感染,拔牙时损伤窦壁或将残根推入窦内,均可引起上颌窦炎症。
...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