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诊治分析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重症;诊治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的28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绝大多数患者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史,心肌酶均明显升高,但无酶峰变化,肌钙蛋白T(c-TnT)不仅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价值,而且它的持续增高对判断病毒性心肌炎是否演变成扩张型心肌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致命的心律失常,早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使患者度过危险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结论:根据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心肌损害情况,同时全面结合临床资料是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心内科急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该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多样化,虽然临床上有许多诊断方法,但因阳性率较低或医院条件限制难以开展,容易造成误诊,且可导致死亡。本研究对2003年1月~2008年6月住院诊断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报道如下,以探讨其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例均为住院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14~52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9年制订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有急性心肌损伤的临床表现,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急性左心衰竭,心原性休克,阿斯综合征,血清心肌酶增高。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中毒,药物性,代谢等因素引起的心肌损伤者。28例患者中,23例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史,且其中70%的患者在感染后1周内发病。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6例,肠道感染7例。主要症状:胸闷、憋气23例,心悸15例,晕厥9例,胸痛5例。合并症:心原性休克1例,急性左心衰5例。其中,3例合并急性心包炎,2例同时伴有少量胸腔积液。全部患者入院后查心肌酶,在1周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均明显增高,无酶峰变化规律,20例患者肌钙蛋白T(c-TnT)明显增高,且有5例患者c-TnT持续升高1个月以上,均伴有明显的急性左心衰,最后发展...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的28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绝大多数患者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史,心肌酶均明显升高,但无酶峰变化,肌钙蛋白T(c-TnT)不仅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价值,而且它的持续增高对判断病毒性心肌炎是否演变成扩张型心肌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致命的心律失常,早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使患者度过危险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结论:根据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心肌损害情况,同时全面结合临床资料是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心内科急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该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多样化,虽然临床上有许多诊断方法,但因阳性率较低或医院条件限制难以开展,容易造成误诊,且可导致死亡。本研究对2003年1月~2008年6月住院诊断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报道如下,以探讨其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例均为住院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14~52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9年制订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有急性心肌损伤的临床表现,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急性左心衰竭,心原性休克,阿斯综合征,血清心肌酶增高。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中毒,药物性,代谢等因素引起的心肌损伤者。28例患者中,23例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史,且其中70%的患者在感染后1周内发病。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6例,肠道感染7例。主要症状:胸闷、憋气23例,心悸15例,晕厥9例,胸痛5例。合并症:心原性休克1例,急性左心衰5例。其中,3例合并急性心包炎,2例同时伴有少量胸腔积液。全部患者入院后查心肌酶,在1周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均明显增高,无酶峰变化规律,20例患者肌钙蛋白T(c-TnT)明显增高,且有5例患者c-TnT持续升高1个月以上,均伴有明显的急性左心衰,最后发展...
▼ "2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诊治分析" 的相关文章:
急性白血病发生原因
急性白血病的病因与病毒感染、化学因素、电离辐射等因素有关:1、病毒感染 近十年来的研究提示白血病很可能是病毒引起的。病毒引起禽类、小鼠、大鼠、豚鼠、猫、狗、牛、猪、猴的白血病,此外,目前以为C型RNA肿瘤病毒与人类白血病的病因有关。
2、电离辐射 日本广岛、长畸原枪弹爆炸后的白血病发病率显著增高。离爆炸中央越近,发病率越高。此外,大剂量放射线局部治疗类风湿性强直性脊椎炎,白血病发生率在治疗组中比对照组高10倍,而其发病机会与照射剂量紧密亲密相关。某些国家报道放射科医师患白血病较多。  ...
急性白血病三步治疗新概念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其特点为体内有大量白血病细胞广泛而无控制地增生,出现于骨髓和许多其它器官和组织,并进入外周血液中。急性白血病以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随着医学进步,急性白血病经过积极治疗,多数病人都能取得缓解,现在缓解白血病已不再是治疗的终极目标,如何提高治愈率,使大多数白血病病人得到根治,成为当今血液学研究的重点。初步的临床研究成果给出了急性白血病治疗的三部曲,第一步取得血液学缓解,第二步达遗传学或分子学缓解,第三步达彻底根治---治愈。第一步取得血液学缓解。急性白血病发病时,白血病细胞快速大量增殖,体内白血病细胞总数可达1百亿个,浸润骨髓及其他组...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较为棘手,导师周永明教授从事血液病研究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病因病机认识上,周师认为急性白血病病机属脾肾亏虚为本,邪毒内蕴为标,瘀、热、痰、湿等可发生于疾病发展中的各个阶段。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面周师主张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重点进行分期论治,即化疗前期,在祛邪的同时加用益气养阴等扶正药物,使祛邪不伤正并扶助正气以抗邪;化疗期采用中小剂量化疗配合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化疗后期选用健脾补肾中药扶正固本为主,少佐清热解毒之品以驱除残留之邪毒,...小谈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的分类是很广的,大的角度而言主要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种,急性白血病病情比较严重,今天我们着重的探讨一下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分为七个亚型,期临床表现为骨髓组织受白血病细胞的浸润所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碍之表现,以及白血病细胞全身浸润引起的脏器的异常表现。下面我们解释一下急性白血病的起病等知识。
急性白血病的起病比较急,进展快,通常是以发热、贫血、或者出血为首要表现,部分患者起病比较缓慢。
1、 贫血,...
急性白血病起因与症状
急性白血病起因有两种情况,急骤起病者往往以高热、进行性贫血、明显出血或全身酸痛等为首发症状,而起病缓慢者则常以较长时间的乏力、食欲不佳,劳动后气急等症状开始,但是起病缓慢的病例一旦症状明显,病情常急转直下而和起病急骤的病例相似。起病急者多见于急淋,急淋罕有白血病前期表现,缓慢起病者主要见于急非淋。各种类型的急性白血病常有共同的临床表现:因正常血细胞减少,导致贫血、出血、继发性感染和发热;因白血病细胞广泛浸润各组织脏器,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碍。(1)贫血
急性白血病患者贫血的症状常出现的早而且严重,呈进行性发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