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学之消化佛学

作为一种异质文化思想观念的佛学,被中国文化所固有的儒学理论消化,曾经是一个十分艰难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最终完成,应该说是在理学形成的时期。理学形成与消化佛学实际上是互融互动的;理学观点的儒不消化吸收佛学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形成;而儒学却也正是援依理学的观点去批判、消化佛学的。本文试图以理学形成时期的理学家程颢、程颐、张载等为代表,较具体地分析一下理学消化佛学的思想历程。

      一、背景

    佛学作为一个异质文化中的宗教思想体系,在诸如生命之形态、世界之构成及运思之方式等根本方面的观念及与此相联系的宗教实践,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是不同的、相冲突的,自汉末到隋唐一直遭到来自以儒家理论立场为主的相当激烈的批评、攻击。从《理惑论》的四十问、《弘明集•后序》的“六疑”、《颜氏家训•归心》的“五谤”所归纳的世俗疑佛、排佛言论中,或者是从南北朝时郭祖深、荀济及唐代傅奕、韩愈的简括沙门、废弃佛法的疏谏中都可以看出,来自儒家观点的佛学批判,要言之处不外乎二;一曰僧尼(有时或言及道)不耕不赋,有害国家生计,这是就社会功利而言;一曰沙门不臣不子,有坏人伦风俗,这是就伦理道德而言。这一批判中又常有以佛为胡戎之法,悖于周孔之教,即所谓“华夷之辨”,广泛的意义上,也是就伦理道德立言的。到理学形成的十一世纪,佛教与佛学在这一儒学批判中已经历了八百年而未倒;非但未倒,还在唐代时实现了辉煌的发展,构成对儒学最有力的挑战,致使宋初儒者每有“儒门淡薄,收拾不住”,而于佛门之盛,则“无可奈何”之慨叹。[1]在理学形成的那个时代,佛学形势的重要变化是隋唐以佛理为胜的天台、唯识、华严等教宗渐次式微,而晚唐以来一枝独秀的以从宗教的生活实践中获得体验为特色的禅宗,仍保持不衰,特别在士大夫阶层中倍受青睐。二程于此曾有观感:“昨日之会,大率谈禅,使人情思不乐,归而怅恨者久之。此说天下已成风,其何能救!”(《程氏遗书》卷二上)挽狂澜于既倒,唐代以来佛学笼罩下的儒学觉醒意识,儒家排击异端的思想传统,都十分自然地促使宋代理学家把他们理论批判的锋芒指向佛学,二程说:“如杨墨之害,在今世则已无之;如道家之说,其害终小;惟佛学,今则人人谈之,弥漫滔天,其害无涯。”(《程氏遗书》卷一)。在理学形成的那个时代,佛学弥漫...

▼ "论理学之消化佛学" 的相关文章:

了解唐氏综合症 关爱“唐宝宝”

1、什么是唐氏综合症   唐氏综合症最早叫蒙古症(Mongolism)或者蒙古痴呆症(mongolian idiocy),现在一般称为21-三体综合症,国内又称为先天愚型,是最常见的严重出生缺陷病之一。它包含一系列的遗传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21对染色体的三体现象,会导致包括学习障碍、智能障碍和残疾等高度畸形。  唐氏综合症患病几率高低与人种、生活水准等没有直接联系,估计每660个新生儿就有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高龄初产妇会加剧婴儿患有唐氏综合症的风险。在20到24岁之间,患病率为1/1490,到40岁为1/106,49岁为1/11。原因是随着产妇年龄的增加卵子形成过程中会...

【文化】生命三变量多迭代的全息研究对中医发展的重要

生命三变量多迭代的全息研究对中医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医如何发展的探索(9)
     赵致军
    2009-09-24
 
  中医理论中的多层迭代变量结构形式。大家经常说,也经常用。但是,有许多医生并不知道它是属于数学范畴。因为大家只知道变量是数值可以变化的量。而不知道逻辑可以变化的量称为逻辑变量,概率可以引起变化的量叫随机变量,属性可以引起变化的叫属性变量,而属性结构变化的引发量,则为结构变量,属性全息引发变化的,叫信息变量。
  大家只知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中还有阴阳,阴阳外也有阴...

服用通络生骨胶囊缺乏连贯性会怎样

 通络生骨胶囊是股骨头坏死中药验方,具有明确的抗炎镇痛作用,能使股骨头内枯死的血管再通并重建侧支循环;加速新骨生长,促进死骨吸收;能显著提高骨小梁数量及质量,增加骨密度,减少骨骼内钙磷含量的下降和骨小梁变细等状况;可提高免疫力,起到抗疲劳、改善整体机能的作用,对股骨头坏死有确切疗效。所以通络生骨胶囊被广泛应用于股骨头坏死治疗中。
    血管修复时一个过程,只有连续性的血管充盈扩张才能使坏死股骨头内枯萎的血管再通和新生血管网产生。如缺少服药的连贯性,有可能使血管内血液灌注量减少,凝血因子聚集产生的微血栓会在堵住血管。即此时再服药,治疗的过程还得从头开始...

投票:这样的生命该不该放弃


    有一天我上门诊,接待了一位因为不育症前来就诊的外地男子,问诊过程中他告诉我,他们原来有过怀孕的历史,在孩子36周的时候做了剖腹产,新生儿取出之后,医生告诉他们孩子是通贯手,头径小,大概是先天愚型,劝他们放弃,于是就放弃了。他们有没有见到孩子?具体怎么“放弃”的?让我一头雾水,看看他的表情不忍再揭伤疤。患儿的确可以头围小于正常,有通贯手,但是足以确诊吗?应不应该“放弃”?多大胎龄可以“放弃”?而且医生采取怎样的手段去实施“放弃”?想想都让人头大。凭什么在月份这么大的情况下“放弃”一个活婴呀?因为这样的孩子完全可以具有某个方面的出众的才华呢,例如超常的计算...

学医录:吐故纳新——手太阴(下)

第二节郑老师在介绍肺经时,介绍了六个穴,正好是五输穴加上孔最。
发现孔最穴在两册书中都有提及,它定有什么特别之处。某天左耳内忽然疼痛?头天洗了发,一定脏水灌进去了,导致发炎。这要在以往,得赶紧吃消炎药,不然就会连腮帮子一块儿疼起来。西医也说五官内部相连。想起“九窍”(见前《孔最穴》),就找左边的孔最,正痛!随手掐了两把。第二天记起来,左耳已经不痛了。后来又一回,同样原因引起耳朵发炎,也用孔最给解决了,省去了找药买药之麻烦。叫人惊讶的还有,这两次操作时间都很短,大不过30秒。某天看资料无意中发现,孔最是肺经郄穴。
 
再来看看五输穴。它们是(井木穴)少商,金克木,所以能治咽喉...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