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体系结构之-数据库、表空间、实例简介
一、数据库
数据库顾名思义是数据的集合,而Oracle则是管理这些数据集合的软件系统,它是一个对象关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二、表空间
表空间是Oracle对物理数据库上相关数据的逻辑映射。一个数据库在逻辑上被划分成一到若干个表空间,每个表空间包含了在逻辑上相关联的一组结构。每个数据库至少有一个表空间(称之为system表空间)。
每个表空间由同一磁盘上的一个或多个文件组成,这些文件叫数据文件(datafile)。一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表空间。
数据库、表空间、数据文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片和部分文本引自《Oracle9i 概念手册》)
从上面这副图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每一个数据库都从逻辑上被划分成一个或多个的表空间
·每一个表空间由一到多个的数据文件构成
·每一个表空间的存储大小等于其所有数据文件的大小之和
·每一个数据库的存储大小等于其所有表空间的大小之和
三、实例
每一个运行中的数据库都对应着一个Oracle实例。当服务器上的Oracle数据库启动时,Oracle首先会在内存中分配一片区域-称之为System Global Area(SGA),然后启动一个或多个的Oracle进程。
SGA和这些进程合起来就称为一个Oracle的实例。实例中的内存和进程管理器用来高效地访问数据库的数据,同时为单个或多个的用户提供服务。
一个数据库可以由多个实例打开,但任何时刻一个实例只能打开一个数据库。多个实例可以同时运行在同一个机器上,它们彼此访问各自独立的物理数据库。
数据库实例的示意图如下:(图片和部分文本引自《Oracle9i 概念手册》)
当实例启动之后,Oracle会把这个实例以及其对应的物理数据库关联起来,这个过程称为“加载”(Mounting)。这个时候数据库将处于准备打开的状态,数据库在打开之后只有管理员才能够将其关闭,普通用户是无权关闭数据库的。
相关文档:
前台UI进程(VC6编写)将UTF-8中文发给后台服务程序(Linux GCC),后台再写入oracle数据库,然后前台再通过后台将数据取出,并显示;后台没有做编解码转换,前台则在VC默认的GBK与UTF-8之间作转换。
开始时系统出现乱码,后来通过设置Linux一个环境变量、重启后台进程问题解决(问题是曾经尝试过更改该环境变量,但乱码依 ......
转自:http://hi.baidu.com/66_com
引言
我现在所在的项目组需要把mysql的数据处理后导入到oracle数据库中,在此期间遇到了数据中文乱码问题。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
1、linux操作系统,mysql,oracle安装时字符集的选择。
我的建议是这三者的字符集保持一致,全为utf-8或gdk或gb2312。如果有特殊要求,三者不同也 ......
Create [or replace] trigger [模式.]触发器名
Before| after |instead of insert|delete|(update of 列名)
{insert|delete|(update of 列名) }
On 表名|视图|模式名|数据库名
[for each row]
When 条件
PL/SQL块
说明:
......
字符类型:
CHAR(size):固定长度字符串,最大长度2000 bytes
VARCHAR2(size):可变长度的字符串,最大长度4000 bytes,可做索引的最大长度749
NCHAR(size):根据字符集而定的固定长度字符串,最大长度2000 bytes
NVARCHAR2(size):根据字符集而定的可变长度字符串,最大长度4000 byte
LONG:变长的字符串,最大长度限 ......
用命令行(CMD)中启动和关闭ORACLE服务
监听启动
lsnrctl start
监听停止
lsnrctl stop
启动Oracle
net start oracleservicesid
停止Oracle
net stop oracleservicesid
net命令是win系统命令!其它的服务启动和上面的类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