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phi编写系统服务七:完成端口演示 收藏
Delphi编写系统服务七:完成端口演示 收藏
在开发大量Socket并发服务器,完成端口加重叠I/O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种解决方案,下面是简单的介绍:
“完成端口”模型是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一种I/O模型,特别适合需要同时管理为数众多的套接字,采用这种模型,往往可以达到最佳的系统性能。但是只适合Windows NT和Windows 2000及以上操作系统。因其设计的复杂性,只有在你的应用程序需要同时管理数百乃至上千套接字的时候,而且希望随着系统内安装的CPU数量增多,应用程序的性能也可以线性提升,才考虑采用“完成端口”模型。
重叠I/O(Overlapped I/O)模型使应用程序达到更佳的系统性能。重叠模型的基本设计原理便是让应用程序使用一个重叠的数据结构,一次投递一个或多个Winsock I/O请求。针对哪些提交的请求,在它们完成之后,应用程序可为它们提供服务。该模型适用于除Windows CE之外的各种Windows平台。
开发完成端口最具有挑战是线程个数和管理内存,创建一个完成端口后,就需要创建一个或多个“工作者线程”,以便在I/O请求投递给完成端口对象后,为完成端口提供服务。但是到底应创建多少个线程,这实际正是完成端口最为复杂的一个方面,一般采用的是为每一个CPU分配一个线程(有的是CPU个数加1,有的是CPU*2的线程个数)。内存分配效率低是因为应用程序在分配内存的时候,系统内核需要不停的Lock/UnLock,而且在多CPU的情况下,会成为整个程序性能的瓶颈,不能随CPU的个数增加而性能提高,一种比较好的做法一个一次分配多块内存。
下面是我写一个的完成端口的演示程序,在我的电脑上测试可以达到链接5100个客服端,服务器性能还很好,由于我写的客服端占用资源比较的,最后直接重启了,具体见代码。演示程序主要的瓶颈在于发消息的这一块,在实际应用中应去掉。
(配置: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操作系统 Service Pack 版本 Service Pack 2;CPU:Intel(R) Pentium(R)4 2.40GHz 2.40GHz;内存:2G;主板:华硕P4P800)。
主要源代码:(Delphi 7编写),下载地址:http://download.csdn.net/source/818039
{*******************************************************}
{  
相关文档:
破解方法都是用了盒子 Delphi.Distiller.v1.85
费话不多说
安装任意delphi 2010 正式版
序列号是 HAAL-DANSGN-FZR5AG-M3BS
安装完之后点击开始->Embarcadero RAD Studio 2010 ->Check for update
&nb ......
在多CPU或多核CPU中,会随机的获得不同的序列号.这就为我们根据CPU序列号来制作注册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Windows 2000/XP允许设置进程和线程的关系。换句话说,可以控制哪个 CPU 能够运行某些线程。这称为Affinity Mask。Windows提供了设置相似性的函数SetProcessAffinityMask ,使用它可 ......
虽然用盗版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但是这个软件目前实在是买不起.呵,折磨了数月,而今天却不经意间成功了. 实在是难掩心中快感.
这所谓的破解过程相当简单
百度搜索一下
Delphi.Distiller.v1.85
解压后运行,点到DELPHI2010页面,>Tweat>再勾上Remove Delphi 2010 Updata....,再点击Clear All Embarcadero...
接着就OK ......
引用参数:
引用参数用var关键字标示
procedure DoubleTheValue (var Value: Integer);
begin
Value := Value * 2;
end;
在这种情况下,参数既把一个值传递给过程,又把新值返回给调用过程的代码。当你执行完以下代码时:
var
X: Integer;
begin
X := 10;
DoubleTheValue (X);
x变量的值变成了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