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Qt——Linux下编写Qt程序的详细步骤
前一段时间做过一个在Linux下编写的Qt程序,没来得及总结,现在总结一下Linux下开发的详细步骤。不过现在发现使用Eclipse或者Qt Creator要比直接用VIM编程快捷多了,以后在学习Qt的过程中可能就不直接在Linux下编了,先在Winxp下编了再移植吧。 任务:在Redhat系统下创建和显示一个简单的窗口,使用标签显示字符串“Hello, Qt!”,在Redhat上调试通过后交叉编译下载至MagicARM2410上运行。 主要思想:标签是设计图形界面不可或缺的基本组件,利用标签我们可以显示各种信息。Qt为标签提供了一系列API函数,通过调用这些函数,可以很容易设计各种标签。调用Qt中标签的API函数,必须包含标签的头文件qlabel.h。如果需要显示的字符串信息很长,建议不要使用QLabel,改用其它部件如MultiLineedit(多行编辑区)。 详细步骤 (1)进入/zylinux/x86-qtopia目录(Qt x86安装目录),运行set-env脚本,为本实验设置环境变量,然后创建文件夹hello。 1: $ cd /zylinux/x86-qtopia
2:
3: $ . set-env
4:
5: $ mkdir hello
(2)进入hello目录,新建文件hello.cpp,并编写程序,然后用progen工具生成工程文件hello.pro。
1: $ cd hello
2:
3: $ vi hello.cpp
4:
5: $ progen –t app.t –o hello.pro
(3)使用tmake工具,生成hello工程的Makefile文件。
$ tmake -o Makefile hello.pro
(4)修改Makefile文件,在LIBS变量中增加需要用到的库,然后输入make命令编译。
1: LIBS = $(SUBLIBS) -L$(QTDIR)/lib -lqte -lm -lstdc++
$ make
(5)启动虚拟控制台,运行hello程序(主机须启动帧缓冲,必须能够访问/dev/fb0)。
1: $ cd /zylinux/x86-qtopia
2: qvfb&
3: $ cd hello
4:
5: $ ./hello –qws
或者在终端,启动虚拟缓冲区和QPE,启动Qtopia的终端,输入./hello运行程序,亦可得到和图 6.1一样的结果。
$ cd /zylinux/x86-qtopia
$ . set-env
$ cd hello
$ qvfb&
$ ./hello
$ qpe
如果要将Hello程序发布到MagicARM2410上运行,还需进行以下工
相关文档:
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SDP)提供一种能力,让应用程序有方法发现哪种服务可用以及这种服务的特性。
服务发现协议(SDP或Bluetooth SDP)在蓝牙协议栈中对蓝牙环境中的应用程序有特殊的含意,发现哪个服务是可用的和确定这些可用服务的特征。SDP定义了bluetooth client发现可用bluetooth server服务和它们的特征的方法。 ......
1 cron
以下,是ctontab的格式:
分<>时<>日<>月<>星期<>要运行的命令
其中<>表示空格。
这里有c r o n t a b文件条目的一些例子:
30 21* * * /apps/bin/cleanup.sh
上面的例子表示每晚的2 1 : 3 0运行/ a p p s / b i n目录下的c l e a n u p . s h。
45 4 1,10,22 *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wchar.h>
#include <locale.h>
int main()
{
#ifdef _WIN32
setlocale(LC_ALL, "chs");
#else
setlocale(LC_ALL, "zh_CN.UTF-8");
#endif
wchar_t KZg[] = {0x6211, 0};
char buf[10] = {0};
wcstom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