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的同步, 发生在多个线程共享相同内存的时候, 这时要保证每个线程在每个时刻看到的共享数据是一致的. 如果每个线程使用的变量都是其他线程不会使用的(read & write), 或者变量是只读的, 就不存在一致性问题. 但是,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程可以read/write一个变量时, 就需要对线程进行同步, 以确保它们在访问该变量时, 不会得到无效的值, 同时也可以唯一地修改该变量并使它生效.
以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线程同步.
线程同步有三种常用的机制: 互斥量(mutex), 读写锁(rwlock)和条件变量(cond).
互斥量有两种状态: lock和unlock, 它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访问数据;
读写锁有三种状态: 读加锁, 写加锁, 不加锁, 只有一个线程可以占有写模式的读写锁, 但是可以有多个线程同时占有读模式的读写锁.
条件变量则给多个线程提供了一个会合的场所, 与互斥量一起使用时, 允许线程以无竞争的方式等待特定条件的发生.
互斥量
互斥量从本质上说就是一把锁, 提供对共享资源的保护访问.
1. 初始化:
在Linux下, 线程的互斥量数据类型是pthread_mutex_t. 在使用前, 要对它进行初始化:
对于静态分配的互斥量, 可以把它设置为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或者调用pthread_mutex_init.
对于动态分配的互斥量, 在申请内存(malloc)之后, 通过pthread_mutex_init进行初始化, 并且在释放内存(free)前需要调用pthread_mutex_destroy.
原型:
int 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 const pthread_mutexattr_t *restric attr);
int pthread_mutex_destroy(pthread_mutex_t *mutex);
头文件: <pthread.h>
返回值: 成功则返回0, 出错则返回错误编号.
说明: 如果使用默认的属性初始化互斥量, 只需把attr设为NULL. 其他值在以后讲解.
2. 互斥操作:
对共享资源的访问, 要对互斥量进行加锁, 如果互斥量已经上了锁, 调用线程会阻塞, 直到互斥量被解锁. 在完成了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后, 要对互斥量进行解锁.
首先说一下加锁函数:
头文件: <pthread.h>
原型:
int 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int pthread_mutex_try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返回值: 成功则返回0, 出错则返回错误编号.
说 明: 具体说一下trylock函数, 这个函数是非阻塞调
A. 为什么要在Linux使用Eclipse开发C/C++程序?
Linux是一个以C/C++开发为主的平台,无论是Kernel或是Application,主要都使用C/C++开发。传统在Linux下开发程序,是在文字模式下,利用vi等文字编辑器撰写C/C++程序存盘后,在Command line下使用gcc编译,若要debug,则使用gdb。
这种开发方式生产力并不高,若只是开发学 ......
内核中所有已分配的字符设备编号都记录在一个名为 chrdevs 散列表里。该散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是一个 char_device_struct 结构,它的定义如下:
static struct char_device_struct {
struct char_device_struct *next; // 指向散列冲突链表中的下一个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