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错题
试题1:
void test1()
{
char string[10];
char* str1 = "0123456789";
strcpy( string, str1 );
}
试题2:
void test2()
{
char string[10], str1[10];
int i;
for(i=0; i<10; i++)
{
str1[i] = 'a';
}
strcpy( string, str1 );
}
试题3:
void test3(char* str1)
{
char string[10];
if( strlen( str1 ) <= 10 )
{
strcpy( string, str1 );
}
}
解答:
我对这几道题目的分析如下:
1、 字符串和字符数组char str1[]的异同点:
通过实例说明:string str=”0123456789”; char str1[]={0,1,2,3,4,5,6,7,8,9}
(1) 实际上字符串str也是由一个个的字符构成的,每一个字符都占据一个字节的空间,这一点和字符数组str1是一样的,但是字符串str后面会有一个追加的空字符’\0’来表示字符串的结尾,而字符数组是不用的。图示如下:
str字符串
0
1
2
3
4
5
6
7
8
9
\0
str1字符数组
0
1
2
3
4
5
6
7
8
9
  ......
到了main.c,其实main.c中的大部分的内容是调用函数来实现初始化的工作,但是还是将它看完了。下面就是代码了。主要参考的是linux内核完全注释,在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参考网上的介绍。废话少说。还有很长的路啊。努力啊O(∩_∩)O~。
/*
* main.c功能描述。
*/
//main.c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利用setup.s程序取得的系统参数设置系统的
// 的根文件设备号和一些全局变量。这些变量至两名了内存的开始地址
// 系统包含的内存容量和作为高速缓存区内存末端地址。如果还定义了
// 虚拟盘,则主存将会相应的减少。整个内存的镜像如下 :
//
// -------------------------------------------
// | kernel | buffer | ramdisk | main memory |
// -------------------------------------------
//
// 高速缓存部分还要扣除显存和rom bios占用的部分。高速缓冲区主要
// 是磁盘等设备的临时存放数据的场所。主存的区域主要是由内存管理
// 模块mm通过分页机制进行内存的管理分配,以4k字节为一个页单位。
// 内核程序可以直接访问自由的高速缓冲区,但是对于页面的访问,则
// 需要通过mm模块才能实现将其分配到内存页面。
//
// 然后内核进行所有方 ......
到了main.c,其实main.c中的大部分的内容是调用函数来实现初始化的工作,但是还是将它看完了。下面就是代码了。主要参考的是linux内核完全注释,在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参考网上的介绍。废话少说。还有很长的路啊。努力啊O(∩_∩)O~。
/*
* main.c功能描述。
*/
//main.c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利用setup.s程序取得的系统参数设置系统的
// 的根文件设备号和一些全局变量。这些变量至两名了内存的开始地址
// 系统包含的内存容量和作为高速缓存区内存末端地址。如果还定义了
// 虚拟盘,则主存将会相应的减少。整个内存的镜像如下 :
//
// -------------------------------------------
// | kernel | buffer | ramdisk | main memory |
// -------------------------------------------
//
// 高速缓存部分还要扣除显存和rom bios占用的部分。高速缓冲区主要
// 是磁盘等设备的临时存放数据的场所。主存的区域主要是由内存管理
// 模块mm通过分页机制进行内存的管理分配,以4k字节为一个页单位。
// 内核程序可以直接访问自由的高速缓冲区,但是对于页面的访问,则
// 需要通过mm模块才能实现将其分配到内存页面。
//
// 然后内核进行所有方 ......
作者:刘洪涛,华清远见嵌入式学院讲师。
四、在内核里写i2c设备驱动的两种方式
前文介绍了利用/dev/i2c-0在应用层完成对i2c设备的操作,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习惯为i2c设备在内核层编写驱动程序。目前内核支持两种编写i2c驱动程序的方式。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式的实现。这里分别称这两种方式为“Adapter方式(LEGACY)”和“Probe方式(new style)”。
(1) Adapter方式(LEGACY)
(下面的实例代码是在2.6.27内核的pca953x.c基础上修改的,原始代码采用的是本文将要讨论的第2种方式,即Probe方式)
● 构建i2c_driver
static struct i2c_driver pca953x_driver = {
.driver = {
.name= "pca953x", //名称
&nbs ......
作者:刘洪涛,华清远见嵌入式学院讲师。
四、在内核里写i2c设备驱动的两种方式
前文介绍了利用/dev/i2c-0在应用层完成对i2c设备的操作,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习惯为i2c设备在内核层编写驱动程序。目前内核支持两种编写i2c驱动程序的方式。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式的实现。这里分别称这两种方式为“Adapter方式(LEGACY)”和“Probe方式(new style)”。
(1) Adapter方式(LEGACY)
(下面的实例代码是在2.6.27内核的pca953x.c基础上修改的,原始代码采用的是本文将要讨论的第2种方式,即Probe方式)
● 构建i2c_driver
static struct i2c_driver pca953x_driver = {
.driver = {
.name= "pca953x", //名称
&nbs ......
出于性能的考虑,标准c库中的某些函数是以宏的方式实现的。
大部分情况下这都是一个有益的方式,但是在跟踪或调试程序时,可能会使你产生困惑。
此时可以使用undef来避免这个问题。
例:
默认情况下
#include <ctype.h>
some code...
....
isspace(c); //此时isspace是一个宏
....
some code...
使用undef
#include <ctype.h>
some code...
....
#undef isspace
isspace(c); //此时isspace是一个真正的函数实现
....
some code... ......
一. 首先做一个简单的so文件:
/**
* hello.c
* To compile, use following commands:
* gcc -O -c -fPIC -o hello.o hello.c
* gcc -shared -o libhello.so hello.o
*/
int hello_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然后将它编译成.so文件并放到系统中:
$ gcc -O -c -fPIC -o hello.o hello.c
$ gcc -shared -o libhello.so hello.o
$ su
# echo /usr/local/lib > /etc/ld.so.conf.d/local.conf
# cp libhello.so /usr/local/lib
# /sbin/ldconfig
二. 写段小程序来验证其正确性:
/**
* hellotest.c
* ......
一. 首先做一个简单的so文件:
/**
* hello.c
* To compile, use following commands:
* gcc -O -c -fPIC -o hello.o hello.c
* gcc -shared -o libhello.so hello.o
*/
int hello_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然后将它编译成.so文件并放到系统中:
$ gcc -O -c -fPIC -o hello.o hello.c
$ gcc -shared -o libhello.so hello.o
$ su
# echo /usr/local/lib > /etc/ld.so.conf.d/local.conf
# cp libhello.so /usr/local/lib
# /sbin/ldconfig
二. 写段小程序来验证其正确性:
/**
* hellotest.c
* ......
一. 首先做一个简单的so文件:
/**
* hello.c
* To compile, use following commands:
* gcc -O -c -fPIC -o hello.o hello.c
* gcc -shared -o libhello.so hello.o
*/
int hello_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然后将它编译成.so文件并放到系统中:
$ gcc -O -c -fPIC -o hello.o hello.c
$ gcc -shared -o libhello.so hello.o
$ su
# echo /usr/local/lib > /etc/ld.so.conf.d/local.conf
# cp libhello.so /usr/local/lib
# /sbin/ldconfig
二. 写段小程序来验证其正确性:
/**
* hellotest.c
* ......
一. 首先做一个简单的so文件:
/**
* hello.c
* To compile, use following commands:
* gcc -O -c -fPIC -o hello.o hello.c
* gcc -shared -o libhello.so hello.o
*/
int hello_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然后将它编译成.so文件并放到系统中:
$ gcc -O -c -fPIC -o hello.o hello.c
$ gcc -shared -o libhello.so hello.o
$ su
# echo /usr/local/lib > /etc/ld.so.conf.d/local.conf
# cp libhello.so /usr/local/lib
# /sbin/ldconfig
二. 写段小程序来验证其正确性:
/**
* hellotest.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