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脉象都是怎么摸的?
常见的异常脉象 浮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一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而变弱。一般情况下,提示病邪在表。脉浮而有力者为表实,浮而无力者为表虚。 沉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一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通常主里证,沉而有力者为里实证,沉而无力者为里虚证。 迟脉,脉来较慢,每分钟60次以下。多主寒证,因寒可使血流速度减慢。迟而有力者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者为阳虚证。 数脉,脉来较快,每分钟90次以上,来去急促。多主热证,因热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数而有力者为实热证,数而无力者为虚热证。 细脉,又称小脉,脉如细线,软弱少力,但应指尚明显。是湿证与虚证之象。因湿邪阻滞脉道或气血虚而不能充盈脉道所致。 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如洪水。大多主邪热亢盛的实证。 弦脉,脉形端直,如按琴弦。常见于有肝胆病、痰饮证、疼痛证的患者。 滑脉,脉来流(滑)利,如盘走珠。是实热证、痰饮证、伤食证,或妊娠的脉象。 涩脉,脉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为气滞证、瘀血证、精血亏少证之征象。 虚脉,三部脉举按皆无力,隐隐蠕动于指下,...
“中医的脉象都是怎么摸的?” 的相关文章
中医医院治疗痤疮,上海江城医院看痤疮好不好?
找准病因+科学治疗=彻底治好 现在市面上层出不穷的治疗痤疮(青春痘、粉刺)方法不少,但真正疗效好且持久的却很难找到。原因在于方法单一,无法对症治疗,因此很难达到长效、治本的目的。比如:
http://www.dhmpf.com/cuochuang/107272145475734.shtml内设康复案例,点击免费咨询专家。
美容院:一般只会外治,她们所做的是先将成熟的痘痘排出来,再给你用上外用药膏或化妆品,最后再敷上面膜。
然而,他们却忽略了,长痘除了与细菌和毛囊孔堵塞等外在因素有关,...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历史地看,中西医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差异导致了这两种医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根本性区别。@BuT C中医理论是从人对自身乃至宇宙万物的生命及其能量流动的深刻体验出发的,中医治病的原理就是调整人身的能量动态使之归于平衡的常态,中医的一切理论都是围绕这种能量状态的消长变化展开的,理法方药莫不如此。如果偏离了这种观察思考的角度,处方用药必将变得毫无方向。所以中医学是以理论为第一要义的,经验只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的积累。离开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即使用中药治病,也只能是简单的经验医学,不能归入中医纯粹的...
中医的上火在西医上称什么?
火”是中医的‘六淫’(风 、 寒、 暑、 湿、 燥、火)理论中的一项。‘六淫’是中医‘外感病邪’的统称。‘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所以又称其为\"六邪\"。不难看出这里的‘火’指的是一种病因。而通常病人说有上火,多指口干、舌燥、唇裂、目赤、耳鸣,甚则微咳。 按中医理论,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西医里没有上火的概念,只有发热。按中医指上火的病人很少表现发烧。由于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直...
想学习了解中医的经络和脏象,要从什么地方着手,主要记些什么?
有这方面的学习想法 很好 这些都是非常深奥和奥妙的 得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热情
我不知道 你中医的基础理论如何 如果只是略微知道一些或者几乎没有经验的话 那我觉得你想学习经络 应该先从 黄帝内经开始学习 因为 黄帝内经是最古老 最经典的一部医书 后续的任何一部医书几乎都以此为范本 但原版的黄帝内经是很难看懂的 所以 最好是带有一定注解的黄帝内经 这样容易消化 这本书一定要看 要学 因为 如果不知道黄帝内经 那么所学到的中医就是支离破碎的 这是根基 之后 可以学习两本医书 一是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对针灸经络、...
中医学习经验
热爱+恒心
在《黄帝内经》这部我国现存较早的中医经典著作中,对学习中医学的方法,曾作了精辟的阐述。此即《素问。著至教论》中所谓之“诵、解、别、明、彰”。《太素》卷十六脉论注称其为习医之道。我们以为这五个方面可以作为学习中医学所需要把握的主要方法与要求。 (一)诵
主要有两层意义,一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使学员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定广泛和概略的了解,这是学习的第一步。二是背诵,即对学习内容中的关键或重点必须熟读牢记。需要夸大指出的是,对于学习中医学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