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最好服用中药,效果比较好;
治法:理气健脾,化湿清热。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10g,制半夏15g,茯苓30g,竹茹10g,藿香10g,苍术15g,厚朴 12g,菖蒲12g,苡仁20g,黄芩10g,甘草6g。服药4剂,上腹胀满痞闷减轻,厚腻苔变薄,前方去藿香、竹茹,加焦楂、神曲各15g,改苍术为白术15g,继服10余剂,诸症基本消失,进食觉香,食量仍少,大便软而量少,舌中心仍有薄白微腻苔,改服香砂六君子丸和保和丸以巩固疗效。
首先要说明的是,用中医中药一定要找一会辨证的中医,用中医理论,按中医四诊法,根据你的症状,舌苔,脉象等四诊合参进行辨证,然后对证内服中药或中成药,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反之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所以你最好还是先去咨询下当地大医院的医生再说。
参苓白术散和补中益气丸合用
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 、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这就是脾胃湿热之症状,建议自行调理,辛辣的热性食物禁忌,慢调理即可,若临床症状较重,需到医院就医。
龟苓膏,你可以多吃些,薏仁儿,多煮粥喝,佩兰or藿香,用这泡的水洗身子,苦丁茶泡水喝,...
治法:理气健脾,化湿清热。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10g,制半夏15g,茯苓30g,竹茹10g,藿香10g,苍术15g,厚朴 12g,菖蒲12g,苡仁20g,黄芩10g,甘草6g。服药4剂,上腹胀满痞闷减轻,厚腻苔变薄,前方去藿香、竹茹,加焦楂、神曲各15g,改苍术为白术15g,继服10余剂,诸症基本消失,进食觉香,食量仍少,大便软而量少,舌中心仍有薄白微腻苔,改服香砂六君子丸和保和丸以巩固疗效。
首先要说明的是,用中医中药一定要找一会辨证的中医,用中医理论,按中医四诊法,根据你的症状,舌苔,脉象等四诊合参进行辨证,然后对证内服中药或中成药,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反之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所以你最好还是先去咨询下当地大医院的医生再说。
参苓白术散和补中益气丸合用
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 、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这就是脾胃湿热之症状,建议自行调理,辛辣的热性食物禁忌,慢调理即可,若临床症状较重,需到医院就医。
龟苓膏,你可以多吃些,薏仁儿,多煮粥喝,佩兰or藿香,用这泡的水洗身子,苦丁茶泡水喝,...
“请问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的相关文章
脾胃湿热会导致血热吗?
脾主统血,脾胃有热势必影响脾的统血功能而迫血妄行而至血热。反过来血热可能但不一定导致脾胃湿热,因为湿热还必须有湿。而且血热是一个症状不是病因。
怎么治疗脾虚
你这个不是脾虚,应该是肠胃不好,内分泌失调
你的问题不好回答,把身体更多的不适症状讲来,你讲的不一定是脾虚
脾虚应该吃什么?
1。什么是\"脾虚\"脾是中医脏象学中的五脏之一,它与现代解剖学所指的\"脾脏\"不是同一概念。中医诊断\"脾虚\",是以脾的生理功能减退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为依据。因此,在了解\"脾虚\"之前,先要了解脾有哪些生理功能。中医的\"脾\"有三大生理功能。一是\"运化\";二是\"升清\";三是\"统血\"。中医学认为,人出生后,依赖脾的\"运化\"功能,与胃一起摄取饮食中的营养,化生气血,充养肌体,维持生命活动。历代中医非常重视脾的\"运化\"功能,认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尤其是对体虚者的调养,或促进...
脾虚怎么治疗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至少从针灸上看是如此,因为脾虚的症状有很多,如四肢无力、精力不足、口唇干裂、眼皮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鼻头的异常等等等等,关键还得看有什么症状,针灸从症状上解决,如眼皮无力一般用涌泉穴,虽是肾经穴位,但照样可以解决脾的问题。还是得看症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
人参健脾丸
确诊的前提下;
人参健脾丸。
直接咨询,当地老中医;比较准确合理...
脾胃不适寻求帮助
诊断考虑功能性肠病可能性大,如果苔厚伴有口苦口臭,多为湿热,最好口服清热利湿的中药,汤剂效果好些,饮食应该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刘万里副主任医师 到好大夫在线网站查看回答详情>>